白墙黛瓦,雕梁画栋,经过几个多月的修缮,六石街道横塘村里光明自然村上厅破损腐烂的木柱、牛腿、斗拱、横梁已经更换,焕发出生机。3月30日,里光明自然村党务负责人戚新强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将安排人手对上厅的后堂进行修复。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村庄记忆的灵魂所在。2017年,里光明自然村在治危拆违中,拆除了大量的危旧房,上厅是唯一保留的古建筑。上厅坐西朝东,由前厅、后堂组成,为明清时期建筑。建筑做工精细,木雕精美,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已被列为市文物保护点。1月2日,参加第二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等一行曾到上厅考察。
据了解,上厅前厅是里光明自然村的公共用房,后堂为私人居住,因为年久失修,前厅、后堂都出现破损或腐烂现象。去年下半年,里光明自然村启动上厅修缮工程。“我们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切实按照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四原’要求,对上厅进行现状整修、局部加固,排除病害补配损伤和遗失构件,恢复局部建筑原貌等。”戚新强说,为了更好地保护上厅,村里先投资20万元在附近建设两间公共服务用房,给古建筑“减负”,随后对上厅进行修缮。
“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由于强调“原真性”,无论榫卯结构还是木雕构件,全部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修缮过的上厅保持了真实的历史原物,保留它所携带的全部历史信息现状。此外,里光明还从村民中回收了后堂的产权准备修复。上厅修缮费用预算为百万元。“保护古建筑也正是在守护着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历史文化的保留,既能够传承古文化,也能让更多人记住乡愁。”戚新强这样认为。
推荐阅读:
历史名园将修缮16项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