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古塔少了一座
据多位樱桃沟村村民证实,抗日战争时期,此处造型丰富的僧塔仍存近百座,但后来因种种原因被破坏,只有三座金元时期的砖塔幸存下来,吴晓平和张文大都曾逐一拍摄留证。但吴晓平今年发现,三座古塔竟然少了一座。
据吴晓平回忆,在寺院以北,曾有座六角形古塔,高约5米,较为残破但雕刻精美。古塔曾经的位置,处在寺院的扩建区域内,怀疑施工中将其拆除。“2008年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座塔。”吴晓平说。
如今,在寺院西北侧,十余座“古塔”呈现在记者眼前,多为近几年新修的景观,古塔真迹仅存最后两座。
调查 新修殿宇有14座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现场调查发现,重建后的寺院气势磅礴,一座比一座宏大,加上已成形的5座偏殿,殿宇共计14座,各殿挂简易牌匾、名号也各不相同,如药师佛殿、千佛殿……
新修的14座殿宇,虽外观基本完工,但多数还没进行内装修、未安放佛像。记者注意到,这些殿宇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扩建后的寺院面积有多大呢?《门头沟文物志》记载,仰山栖隐寺遗址(重建之前)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72平方米。记者测算,寺院扩建之后,占地面积扩大了数十倍。
2002年的卫星地图显示,仰山栖隐寺仅存遗址,院墙清晰勾勒出范围。但在今年的卫星地图上,扩建后的寺院已远远突破之前的范围。记者用比例尺进行测量,扩建后的占地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相比从前扩大了约50倍。
相比故宫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扩建后的仰山栖隐寺占地面积接近故宫的一半。
同在门头沟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潭柘寺的占地面积为137000平方米;同为国保的戒台寺占地44000平方米,远不及仰山栖隐寺的占地面积。
观点 古墙古塔应依法保护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吴晓平指出,文物遗址包括夯土基址以及地下文物,和逝去的山门、古墙、古塔同属文物本体,应当依法保护。而形成现在的局面,不仅拆毁了文物,对于寺院建筑遗址的格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持此观点的不仅吴先生一人。
北京市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张文大回忆,他1998年初访仰山栖隐寺,上山的路仅有一条小土路,遗址现场一片荒凉,遍地的残砖碎瓦,也无人看护,但遗址下面肯定埋藏有文物。大概是2006年前后,挖掘机、铲车就开上了山,起初是在原址上进行复建,而工程越干越大,一直向北扩建。
“这些假古建毫无历史依据可言,包括新修的10余座假古塔,可以说没一个像样的。”张文大说。
追访 报道曾称2010年会开放 如今未迎客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也走访了樱桃沟村,试图寻找村民了解情况。但对于寺院重建,村民都直言不了解情况,让记者去问大队(村委会)。
在寺院内,记者遇到一名当地村民,这名男子自称姓田。他称自己曾参与修建,算上停车场的话,仰山栖隐寺占地480多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大小房屋400多间。
记者对该男子所说的480亩地进行换算,与在卫星地图上测出的30万平方米基本吻合。
复建工程由谁主导?妙峰山镇政府网站显示,樱桃沟村村委会扶持村民发展旅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计划启动仰山栖隐寺的修缮工程。
2010年1月《北京日报》关于门头沟区两会的报道中称,门头沟区已投入500万元,对仰山栖隐寺进行修复,目前道路、标识、设施建设齐备,将于2010年“五一”前对外开放,具体票价尚未确定。
时至今日,古寺也未能真正开门迎客。
说法 文物部门称2012年曾查处过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樱桃沟村村委会,一女子接电话称,领导现在不在,不便透露其个人电话。记者问及仰山栖隐寺的情况,女子称其还没修好。
记者致电门头沟区文委文物执法队,一名孟(音)姓男负责人说,就仰山栖隐寺的问题,他们2012年曾做过查处,但查处的具体原因他不便透露,请记者问文物科。
对于仰山栖隐寺的问题,门头沟区文委文物科一名男工作人员解释称,这牵扯到十几年前的事,而他们都是新人,电话里也说不清楚。文并摄/记者 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