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腾退之后如何利用

日期:2015-12-08     作者:99古建    浏览:0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文物騰退之后如何利用?出資騰退它的開發商想搞商業收回成本,大眾希望它公益化開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日前,記者從西城區2015年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年會上了解到,該區正試點一種新模式:文物完成騰退后,政府出資付給開發商騰退成本,將文物古建回購,以此

文物騰退之后如何利用?出資騰退它的開發商想搞商業收回成本,大眾希望它公益化開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日前,記者從西城區2015年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年會上了解到,該區正試點一種新模式:文物完成騰退后,政府出資付給開發商騰退成本,將文物古建回購,以此確保其今后的公益化用途。明年起,這一模式將率先從楊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會館、東莞會館、龔自珍故居這五處古建開始試點。

五處古建試點政府回購

大劇院西、宣西北、天橋北是西城區今年相繼啟動的三個院落保護修繕項目,又被稱為“新三片”。其中,今年最早啟動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宣西北項目,位於舊城保護風貌協調區內,包含了楊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會館、東莞會館、龔自珍故居共五處市、區級文保單位和文物普查登記單位。
wenhua

“明年,這些文物古建將嘗試把騰退、修繕、利用有機統一起來。”西城區文化委主任孫勁鬆介紹說,企業等實施主體騰退,政府回購繼而按照“原材料、原工藝、原規制、原格局”的要求進行原汁原味的修繕復原,最后高效地、公益化地利用起來,讓群眾享受到文化成果。

好端端的文物被過度開發,“商”痕累累,類似的消息頻頻見諸報端。對此,孫勁鬆說,文物古建騰退后始終繞不開如何利用這一難題。出資騰退的企業自然想利用文物搞點商業開發,以此收回成本。可是,文物古建天然地具有公益屬性,應該作為文化資源向公眾開放。如何破解?政府回購,把騰退成本還給企業,也就從根本上保証了文物古建不再受“商”,保証了今后走上公益化的正途。

“公車上書”出發地將復原開放

楊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會館、東莞會館、龔自珍故居,這五處政府回購試點眼下正在騰退過程中,住戶們陸續簽約,未來這些老院落將恢復歷史原貌,面向公眾開放。其中,曾作為著名的“公車上書”活動出發地的楊椒山祠,備受關注。

位於宣武門外大街西側、達智橋胡同內的楊椒山祠,現屬市文物保護單位。此處最早為城隍廟,最晚在清初已改為鬆筠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刑部一些官員訪得此庵是明代楊繼盛居住的“傳舍”,遂將其正屋辟為楊祠,名“景賢堂”。

楊繼盛(1516-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河北容城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因彈劾權相嚴嵩獲罪入獄,監禁三年,備受酷刑不屈而死,被后人尊為忠臣典范。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群情激憤。5月2日,廣東舉人康有為發動1300余名舉子簽名於萬言書,反對割地賠款,要求變法強國,舉子們在鬆筠庵及其對門的河南會館集合赴都察院上書朝廷,即著名的“公車上書”運動。

明年,楊椒山祠騰退后,這些歷史元素都將“回填”進古建,以供后人追思。

請進專業機構接管文物利用

 

政府部門將文物回購后,是否也要主導它們今后的利用?孫勁鬆解釋說,政府會給文物的利用限定公益化的大方向,然后請進專業的學術機構進駐、運營,使文物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也讓公眾得到更專業的文物服務。

此次列入試點的這五處古建,今后的利用方向必須要能“接續歷史傳統”。孫勁鬆說,以宣武門外大街西側,上斜街與金井胡同交叉口西南角的沈家本故居為例,沈家本是光緒年間進士,他對古法學予以總結批判,而且引進資本主義法律,對於中國近代法制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其書稿《沈寄簃先生遺書》,為研究我國古代法律的必讀文獻。他的故居今后必然要專注於中國法律史的傳播。這一領域很專業,但也與現代人的生活很貼近,必須要業內人士參與進來。西城區於是計劃請最高法下屬的專業研究機構來出謀劃策。

“現在看來,文物騰退后,政府派人去成立管理處、博物館等事業單位,這種大包大攬的方式並不好。”孫勁鬆說,過去的這種方式,一來增加財政負擔,二來從文物研究利用、文化傳播的角度講,政府部門顯然沒有專門的機構更在行。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陕西洛南原县长被公诉:曾同意开发商拆迁古建

下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基本构件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