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民居大门。熊明银摄
陶氏民居天井及阁楼。 熊明银摄
屋檐彩绘陶和典 熊明银摄 在南漳县板桥镇,明、清代风格的陶氏古民居建筑已成为当地一大景致。陶氏民居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存有保存完好的古碑刻、古墓葬、木雕、石雕,极具文史价值。 10栋老宅还原明清古貌 南漳县板桥镇,陶氏古民居集中地现存较完好的建筑有10余栋,其中陶绍初民居、陶述照民居、陶匡伦民居、雷坪陶氏民居、焦家湾民居和陶家祠堂这6处老宅,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坪村,是一个古民居村落。村落中陶匡伦民居、陶述照民居、陶绍初民居、雷坪陶氏民居4栋清代风格的陶氏老宅最为古朴典雅。绿树成荫的群山将美丽的村子围成一处盆地,漫步于林间村路,处处可见斑驳高大的青砖,石墙上飞檐斗拱,凸雕精镂。烟熏发黑的旧式木排门,暗绿如水草的苔藓述说着岁月的故事。 陶家祠堂更是深山中的瑰宝。老湾村的陶家祠堂,住址选择上颇有讲究。祠堂坐北朝南,周围地形像圈椅,稳坐如泰山,处在雷坪一带陶氏民居的中间位置,便于族人们到祠堂祭祀先祖和议事。 祠堂高大气派,工艺讲究,为一进的四合天井院。屋顶盖着青瓦,墙体均由长方形青石条砌成,前后檐建有马头墙。大门由大青石做成,门框、门坎、抱鼓石上雕刻有“五福临门”、“丹凤朝阳”和龙、鱼、祥云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在大门两边的“八字”墙面中间,分别镶嵌有一方石雕人物画像。走进祠堂的大门,更令人震撼:敬祖堂两边各一根粗大的木柱高耸,门楣上的一块长3.1米、宽0.5米的精美木雕,使天井显得特别敞亮。从厨屋灶台生起的袅袅炊烟,绕过柱子、木雕飘向天井直升云天,整幅场景显得悠远、神秘。 祠堂院子里摆放着一块浮雕石,上面刻有“二龙戏珠”等图案,两条龙形象逼真,透出灵气。主人家介绍说,这块石雕是镇宅之用。由此可见陶氏家族当年的兴旺。 3块石碑述说不凡家史 在陶家祠堂门前,矗立着3块保存完好的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刻的石碑,向人们讲述着陶氏数百年家族史。 3块石碑中,一块名为“永远存照”的碑刻,是购买陶家祠堂基地的契约碑刻,上面记载着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买族人某某田一块,系祠堂基地。并刻有祠堂基地所在东、南、西、北边界的具体位置及参与立此契约的中间证人等。 在另两块石碑上,分别雕刻着陶氏的来源地、陶氏的宗派、陶氏的文化名人、陶氏的族风族规等内容。从上面我们知道,陶氏原籍河南汝宁府确山县,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始迁湖北襄阳府南漳县,一住雷竹湾,一住沐浴村,一住洞儿岩;陶氏有志、存、绍、述等16个字辈;明确标记陶氏有5位文化名人,其中有2人为庠生,1人为廪生,2人为国学。 石碑上还雕刻有丧葬则相吊、嫁娶则相助、水火盗贼则相顾、鳏寡孤独残疾则相收、坟墓树木则相护等陶氏族风、族规,与如今提倡的邻里互助、邻里守望、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等良好风尚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