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12月12日11:01
社区呼吁:帮低保户找个家,修修这座古建筑
迎泽区西校尉营31号院内,坐落着一座建于元代的关帝庙。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还是低保户陈春亮的家,从出生到现在,他已在此住了58年。上周末,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为居民发放灭火器,发现关帝庙寝宫房顶出现小漏洞,北侧还接连掉下多张瓦片,不禁为老陈的安全捏了一把汗。今日,他们入户再度实地查看。
上午8时,记者随同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关帝庙,该庙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寝宫位于正殿后,也就是现在的西校尉营31号院内(原为西校尉营19号)。寝宫被划分成三间房屋,靠东侧的两间房屋铁将军把门,最后一间里住着老陈。
一进屋,老陈就拿着一根竹竿,朝房顶一个塑料块一捅,露出一个小空洞,接着他在房屋北侧角落捡起两片瓦说:“这些都是最近从房顶上掉下来的。”担心瓦片再次脱落,他把床挪到了最南侧。
校尉营社区干部说,每年雨季,这里就是社区的重点监测点。“但是他的情况确实特殊。”老陈今年58岁,无工作、无经济来源,还是高度近视的残疾人。一个人住在这里,靠政府低保救助金生活。社区希望相关部门能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帮他找个安全的住处。同时,也希望能修修这个古建筑。
关帝庙寝宫的管理方为太原房产经营公司柳巷房管所,该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关帝庙建于元代,现存正殿、钟鼓楼、寝宫等殿堂17间,布局为前后两进院落,约700平方米,是现存城区关帝庙中最古老的。老陈居住的地方,属于后院的关帝庙寝宫的一小部分,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这间面积为91.85平方米的寝宫成了分配住房,分割成了三间半房屋,再加上寝宫西侧的附属房屋,都住上了居民。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房屋成了危房。去年,寝宫西侧的房屋及寝宫内的两户居民陆续搬离,仅留下老陈,他没有可以投靠的亲友,只好继续住在这里。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寝宫属于文物,房管所没有修复文物的技术和资质,但曾考虑翻修老陈家西侧附属房屋时,适当对寝宫掉瓦的地方,采用简单方式进行固定。可是老陈的顺利搬离、安置新家却成了难题。
早在1983年,太原市政府就将此处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此,太原市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人员表示,文物内是不允许居住的,建议产权单位尽早妥善安置。至于这座建于元代的关帝庙,它已列入太原市规划保护重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单位,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使其尽早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