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的形制和风格。它的基本构造是以木结构为其骨骼(一些砖石建筑亦多仿木结构建造),由三个部分组成,下面为砖砌或石砌的台基(早期建筑亦有夯土筑基者),中间是屋身,用砖、木等材料筑成,上装置门窗,上部是两坡或四坡的瓦顶。由这样几座建筑环列成一个或几个庭院,形成建筑群组。无论皇宫、衙署、民居、寺庙,多是如此。多座庭院连续布列,留以通道供人和车马行驶,形成街道和村庄,四周加筑高墙,形成村堡和城池。人们和建筑朝夕相处,要求建筑美是人的审美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建筑的发展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是建筑科学与建筑艺术的统一。台基凸起,以防潮和醒目;屋檐翼出,以遮避风雨和阳光直射;翼角翘起,打破平直僵硬的格局;屋顶装饰琉璃脊兽,门窗加以雕饰,以增强建筑之壮丽;内外涂以油饰彩绘,以防腐蚀并增色韵。多种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建筑艺术美。现存的古代建筑,以山西最多,达九千余座,其中宋金的有106座,占全国的70%以上,弥足珍贵,故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 古代建筑是保存在地面以上的庞大实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早期建筑多已不存,研究我国早期建筑业的成就,只能从遗址、古塔、墓葬和雕刻绘画中探索。唐代木构建筑保留至今者已是凤毛麟角。就目前所知,全国较完整的唐建实物4座,都在山西,即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和平顺天台庵佛殿。外观式样和开间各不相同。南禅寺大殿,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建,规模不大,单檐歇山,梁架结构简练,屋顶举折平缓,技法古老而纯熟,是我国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会昌灭法”前的佛寺殿堂。广仁王庙正殿,唐太和五年(831)建,五开间歇山式,平面长方形,斗拱简洁疏朗,梁架规整严谨。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建,广七间深八椽,单檐庑殿顶,规模雄伟,出檐深远,斗拱肥硕朴实,梁架轮廓秀美,板门抱框亦皆原物,是我国唐代建筑中的代表作。天台庵佛殿,小三间九脊顶,柱、额、斗拱、梁架全部还是唐构,手法苍古,用材规格不一,反映了唐代我国偏僻山庄的建筑科学和艺术成就。 五代建筑3座,都是有建造纪年的实物。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后唐同光三年(952)建,平顺大云院弥陀殿,后晋天福五年(940)建,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北汉天会七年(962)建。五代十国为时暂短,又是战乱时期,建筑实物能够保留到今天者为数甚少,山西恰好保存了这个时期的3座木构建筑,而且分别是后唐、后晋、北汉三个朝代所建,因此弥足珍贵。 宋、辽、金时期,山西保存下来的木构建筑有99座。这些建筑的形式,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单檐、重檐、楼阁、桥梁、古塔等。有些建筑的原有总体布局(大同善化寺、晋祠中轴线、晋城青莲寺、平顺龙门寺等)保存得还比较完整,这对于认识我国建筑业在宋金时期的发展状况和艺术成就,也都是极为宝贵的实物例证。高平崇明寺中殿,宋开宝四年(971)建,斗拱硕大,檐出颇长,殿顶举折平缓,唐风犹存。高平游仙寺前殿,宋淳化元年(990)建,外形庄重稳健,结构简练合理,斗拱五铺作,耍头如下昂,为后世下昂形耍头之先躯。太原晋祠圣母殿,宋天圣年间(1023—1031)建,七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前廊深两间,柱上木雕盘龙八条,为我国宋代建筑中之代表作。晋祠鱼沼飞梁,与圣母殿同时建造,平面为十字形板桥,东西平坦,南北下斜如翼,结架以梁枋斗拱连至四岸,既可供游人凭栏赏景,又可作为圣母殿前隙地和平台,造形之奇异,尚属孤例。应县木塔,辽清宁二年(1056)建,六檐五级,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分层立柱,逐层叠架,明层布列塑像,暗层内加固支撑,塔总高67.31米,内外两周柱子上皆用斗拱传递荷载,极顶塔刹完好无损,是我国最高的木结构古建筑,也是世界上高层木构建筑中的杰作。华严寺大雄宝殿,辽清宁八年(1062)建,金天眷三年(1140)照原样重修,九开间四阿顶,台基高大,月台广阔,殿宇雄伟壮丽,构架牢固有力,是我国辽金木构建筑中最大的殿宇。佛光寺文殊殿,金天会十五年(1137)建,七间单檐悬山式,殿内仅用金柱四根,空间异常广阔,屋顶荷载全部由前后槽大额枋承托,堪称当时革新之作。 山西现存元代木构建筑,已知者数百座,总体布局、单体形制、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都较早期有显著变化。如芮城永乐宫,是我国元代著名的道教宫观建筑,四座殿堂垂直排列在中轴线上,不设廊庑和配殿,筑宫墙两道内外环峙,三清殿最大位居前端,纯阳、重阳两殿布列在后,三殿之间以高耸的甬道和月台相联,不类寺庙规制,有若宫庭格局。龙虎殿(原宫门),五间庑殿式,形体庄重,用材经济合理,六页大板门装置于中柱之上,呈现出宫宇中幽静深邃的气氛。三清殿乃宫中主体,七间四阿顶,台基高凸,月台分层叠置,殿宇庞大瑰丽,斗拱规整严谨,琉璃脊兽精致,天花藻开纤美,内外彩绘与泥塑间作使用,为它处所无。又如洪洞广胜寺,是山西元代建筑中极富民间手法的代表性作品,除飞虹塔和大雄宝殿外,七座殿堂都是元代遗构,外形有回廊、雨搭、单檐、重檐、歇山、悬山、庑殿等多种;结构上有减柱移柱造。有大爬梁传递荷载,有井架结构,也有前后额枋承重者,殿顶脊饰吻曾齐备,造形釉色皆佳;梁枋用材多是原始材料剥皮后即使用,虽是“明栿”殿宇,却沿用唐宋时期“草栿”做法,呈现出不拘一格的自由美感。 山西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更多,计有八千多座,遍布城镇山村,其中较有特色者,如代县边靖楼,城垣之上高楼耸峙,七间三层四滴水、雄壮之势,“威震三关”。解州关帝庙,是我国关庙之首,武庙之冠,规模宏大,楼阁耸峙,牌坊七座,殿宇六重,廓庑环于四周,古桔花卉相映成趣,春秋楼上的挑梁悬柱,更为我国大型建筑中所罕见。至于北岳恒山和佛教圣地五台山,更是寺庙林立,殿塔楼坊满布,或规模完整,或气势壮观,或挺拔峻秀,或结构奇特,或建造奇巧,或雕饰精细,或装饰富丽,或彩画浓郁,风格变化多样,各俱特色,都是富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作品。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建,单檐庑殿顶,规模雄伟,出檐深远,斗拱肥硕朴实,梁架轮廓秀美,是我国唐代建筑中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