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雕刻多为浮雕和镂空雕,用材比西方丰富。雕饰题材有动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景和历史故事等。皇家匿建筑多为山河、云朵和龙凤等,民间则为山水、花卉、动物和人物故事等。
1.木雕:战国时代已经被采用,清使用数量、内容、技法均进入鼎盛期,
并形成众多流派和风格。
2.砖雕:最迟在汉代已经出现,明朝先烧砖后雕刻手法盛行,清代砖雕工
艺进山步完善,出现一大批能工巧匠,逐渐形成南北两派风格,北方以山西为主,南方以苏州和徽州为主。
3.石雕:公元前12世纪殷墟中有石虎和石人等雕刻。石雕常见于须弥座、
栏板望柱、抱鼓石、华表等,及石碑、石狮、佛像、石人、石兽等单体。
4.琉璃塑:琉璃瓦始于北魏,宋元以后大规模使用,明清形成固定的造型
组合。宫殿坛庙建筑的脊饰有严格规制,屋脊的收束部分称鸱尾。此外还有瑞兽置于屋顶角脊,称戗脊兽。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
无论在中国建筑还是外
国建筑上,
雕饰都发挥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时候它色彩绚丽,
如彩绘
壁画;有时候它肃静庄严,如碑上图腾,有时候它跳动俏丽,如窗上纹饰。有时
候它记载着时代的变迁,有时候,又传承着文化。我国图饰出现较早,自数千年
前的彩陶、青铜器、玉雕、漆器、金银器、纺织品直至木器,以及建筑上的雕饰
都不乏各式精美的装饰图案。远古图饰多为先民们崇拜的图腾及生产生活场景。
随着几千年劳动人民对工艺品的千锤百炼、
精工细琢,
图案纹样逐步达到了一定
的艺术高度。
一、雕饰的内容题材。
国人历来追求美好的事物,这种追求也体现在建筑的雕饰中,在图案中借
助同章字和谐音非常巧妙地运用于图案形象,
以谐音和寓意,
以指事物的方式进
行构成,
使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
这种图饰意趣横生,
看上去悦目,
听起来悦耳,
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
其实,
在吉祥图案逐步完美的过程中,
每种
物品已经有了它固定的含义。
此类不胜枚举。
以及我们中国人的象征,
龙在雕饰
中运用,更是数不胜数,以及各种青铜器上的摹纹,我们见过或者没见过的,各
种花纹鸟兽,
风云雷电大自然的一切还有那些人物,
都是雕饰运用的素材。
雕饰
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
有动植物花纹、
人物形象、
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
“雕饰之题材,则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文字,几何纹,云气,等
p57
,中
国固有文饰,见于云冈者不多,鸟兽母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凰,饕
餮等等,雷纹,夔纹,斜线纹,斜线格,水波纹,锯齿,半圆弧等亦见于各处。
p95
二、雕饰的各种运用。
明清以后,
雕刻装饰,
除用于屋顶瓦饰者外,
多用于阶基,
、
须弥座、
勾栏、
石牌坊、华表、石狮,亦为施用雕刻之处。
p491
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
艺术品,
包括寺庙内的佛像、
陵墓前的石人、
兽等,
雕饰的运用可谓是数不胜数,
我们平时所见的木窗花纹,石碑上的神兽龙纹祥云,以及青铜器上的种种纹饰,
木制家具,门窗,石碑,经幢
,
建筑内外部
......
这些都是雕饰在生活中的种种
运用。
三、雕饰的类型。
雕饰部分可分为立体、平面两种:立体者为雕塑品,平面者为画、屋顶雕
饰,仅见于间接资料,顷之论及。
p148
瓦饰本亦为雕饰之一种。除瓦饰外,宋代
之建筑雕饰,可分为雕饰和彩画两类。
p330
人们把建筑上的石刻、木刻、砖刻称
之为“建筑三雕”
。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
饰物。雕塑,如故宫里的大石雕,石雕四周刻有缠枝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牙,
中间雕刻着流云衬托着九条蟠龙和州龙,云龙形像生动,雕刻精细,一丝不苟,
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现在我们可以以传统雕刻艺术中的石雕、
木雕、
砖雕为研
究对象,
分别分析其独特的技术特点,
以及装饰效果,
并从中了解到建筑的历史,
以及祖先们的智慧,更加深刻的理会到研究传统建筑雕饰对现代建筑的意义
四、雕饰的意义作用。
一个时代的象征,
符号文化。
现代的我们可以从百千年前残存下来的雕饰来
推测当时的环境,
考古学家们则可以从古雕饰中还原历史。
不少现有发现的古墓
都是从陵墓中的墓志铭以及墓中的雕刻的壁画纹饰画面来推测墓主人身份。
古建
筑雕饰保存了当时当代人们的精神密码,
保存了大量民族的、
历史的、
地域的文
化信息。
它使我们了解城市的历史,
了解城市先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
了解
先民的哲学观念、伦理准则、心理模式。我们在研究历史、欣赏古代建筑及雕饰
的同时,
得到城市发展的启迪和诗意生活的启迪,
从而提升现代生活。
这就是我
们保护古建筑上的雕饰、研究并且学习传统的目的。
雕饰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历史千年,
原来的青砖红瓦早已变成
废墟,茅茨土阶也早已坍塌不复存在,而这些雕饰,和长城上的青砖一样,保留
也见证着,
从中可以窥得当时建筑的局部风貌,
而雕饰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运用
更是增加了不少,未来的雕饰文化也该是艺术匠人们研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