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对20世纪早期中国建筑产生的影响一_古建学习_ 古建筑资料_99古建网

欧洲建筑对20世纪早期中国建筑产生的影响一

日期:2016-01-21     浏览:83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自1840年以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新建筑出现了,有外国人把本国的建筑原封不动地搬进来,也有中国本土建筑学习一些西方建筑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特色发展起来的混合

  自1840年以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新建筑出现了,有外国人把本国的建筑原封不动地搬进来,也有中国本土建筑学习一些西方建筑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特色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更有一些赴远洋学习归来的中国通过在国外学习对中国建筑未来的思考和探索。在这个时期,西方的一些建筑特征和装饰手法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这些内容在我们建筑中的运用,对我们保护、继承、发展中国本土建筑特色有着巨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欧洲建筑进入中国的过程

  由于宗教在欧洲世界的特殊地位,中西文化大规模交流也首先从这些传教士开始,特别是明朝末年的利玛窦,他与我国的大科学家徐光启合作把许多代表西方先进文化科技的书籍翻译成中文,除了科技外,他还大量地把古罗马的建筑书籍引入中国。在他之后更多的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明末开始,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引入一些西方的装饰手法,到了乾隆年间,大肆修建的圆明园还专门针对西方文化建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西方传教士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从圆明园开始,大量的西方建筑手法开始在中国的建筑中运用,它们不仅仅给我国的建筑带了更多的装饰表现的空间,也对本土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

  2、20世纪初期欧洲建筑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经济模式的逐渐变化,中国本土原有的封建建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原有的一些建筑手法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商业化要求,这迫切要求中国的建筑出现新的变化,这个时期出现了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体系是和近代我国的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从西方国家直接传入和引进;二是中国原有的建筑主动去适应这个要求进行变化、改造、转型。我国的新建筑体系主要是通过第一种模式建立起来的,经过了一系列发展加上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并回国参与中国建筑的构件,并大量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新材料,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流冲破了封建时代的阻隔,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新建筑体系也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活动主流。

  2.1 欧洲古典建筑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1)哥特式建筑教堂在中国的运用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石室

  广州市越秀山一德东路,有一处纯花岗石建造的哥特式教堂,他就是天主教圣心堂。由于它纯由花岗石砌筑,所以被当地居民称为“石室”。很多人认为石室是仿制法国巴黎圣母院,不过却有很多本土特色。首先它的朝向本来是向西,后改为向南;其次建筑的陡坡屋顶,欧洲采用的是木衍架,而中国匠师采用的是自己得心应手的抬梁式木构架解决了屋顶的结构问题;再次石室不是用水泥,而是用中国传统的桐油糯米石灰浆筑成的,这种材料既可以防水而又坚固有韧性,历久而强度不减。最后室外排水的兽头,没按西洋作成怪物的形状,而是作成了中国传统的石狮状。

  (2)俄国建筑文化在哈尔滨的运用

  1891年沙皇俄国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这条铁路穿过我国的东北地区,1895年5月,俄国又以哈尔滨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也开始了大规模建设哈尔滨。哈尔滨的建筑基本上是俄式建筑的移植,其特征十分的明显,这种建筑的传入是伴随着文化的传播而传入的,是一种整体文化的移植而不是简单的建筑形式的移植。俄国的教堂建筑以“洋葱头”闻名于世,到了哈尔滨也把这种建筑的表现带了进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中外来建筑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的出现给中国建筑加入了新鲜血液,而哈尔滨的俄式建筑群因其独特的风格,对我们研究近代建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2 近代欧洲建筑在中国的运用

  (1)西方近代折衷主义样式

  这类建筑中的代表作就是建于1921-1923年的上海汇丰银行新楼。从平面上看类似一个正方形,大楼主体采用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的外立面模仿砖石结构,处理成严谨的新古典主义形式。从横向的角度看全楼有5段,中间的部分有贯穿3层高的仿罗马科林斯式双柱,底层的营业大厅的内部装潢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爱奥尼式柱廊。其它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有建于1924年的北京大陆银行;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校门和清华学堂等。这类建筑的装饰性和功能性基本上适应了当时中国部分城市的需求,因此得以大量涌入给中国的建筑格局带了巨大的变化。

  (2)中西混合式建筑

  随着城市部分地区的建筑西方化在这些地区的边缘或者相近地区也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它们只可能把西方建筑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要素揉入中式建筑的主体或者把西方建筑的主体中注入中式建筑的要素。这类建筑在一些旧式消费场所和清末一些新建的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很大的运用。为了适应顾客人流增多和商品陈列的要求,旧式的消费场所等修改门面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采用新材料玻璃开柜,突出招牌等手段,同时为了商业竞争的目的而形成追求“洋气”门面的风气。这些改造主要是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是由于模仿的个体本身以出现折衷主义的趋势,再加上辗转套搬,结果造成了很复杂的变体。这些店面的改进是近代中国商业在比较低的条件下追求商业广告效果的产物,对中小城镇和其它类型的建筑造型也有很明显的影响。

  (3)装饰艺术和现代式

  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新兴的摩登风格——装饰艺术样式和西方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风格也慢慢开始在中国登陆。装饰艺术样式是一种向国际式过度的样式,他的主要特点是体形简洁、明快,喜欢使用阶梯型的体块组合,流线型的圆弧转角,横竖线条的墙面划分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装饰。中国建筑师在当时把这两类设计样式统称为“现代式”,许多设计师热心参与了现代式的新潮设计,不过当中以装饰艺术样式为主题,少数已是准“国际式”和地道的现代派建筑。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设计

下一篇: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2)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