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
建筑是文化,是艺术。我们是否有文化修养,懂不懂得审美,看我们的街道和周边的建筑就可知道。古建筑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和艺术,它们能留下来就已经是幸运了,而到我们手里被毁掉,这是我们文化的大不幸。我希望更多的人懂得建筑艺术,更多的人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
2014年8月18日,一棵200多年的枫树齐根折断,倒向岳麓书院大成殿,将殿宇压垮。在一张网络照片里,一位挽起裤管的老先生擎着伞站在雨中,心疼地望着垮掉的古建筑。
他就是湖南大学建筑学教授柳肃。1981年到1986年,岳麓书院纵越5年的修复工程,就是由柳肃主持,他对岳麓书院可谓“视如己出”。
柳肃对古建筑和古文化的深情,不仅仅寄托于岳麓书院。2012年,为了保护长沙一段800年历史的古城墙,他曾以一己之力与地方政府、资本集团鏖战数月,舆论汹涌。2014年起,他又以实际行动致力于改造贫困地区古村落,做出保护的样板,以供效仿。他希望用自己的理念影响民间,更影响官方,给传统古建筑留下最后一席生存之地。
人已满头华发,但他面对古建筑、古文化,始终精力沛然。
有回响的课堂
柳肃的声望很高,和他在湖南大学校园里交谈之时,有学生认出了他,会主动要求合影。
然而他又不是像许多高校名教授那样的“名嘴”,并不喜欢以激越的情绪与表达去感染他人。课堂上,他就是一位让渊博的学识平静地流淌的长者。
他就那样波澜不惊地叙说,学生渐渐就被拉进了他脑子里构设的情境当中。一开始可能觉得柳老师讲课好冗长,后来就渐觉其短。他的选修课,教室里总是挤不进去,以至于许多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还在抱怨留下了遗憾。
为了让对古建筑的审美理解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柳肃在2014年开设了MOOC公开课,摆脱了课堂容量的限制,而且学生范围遍及全国。在关于MOOC公开课的网络讨论中,柳肃被尊称为“老爷子”。
一名校外MOOC课程学生说:“老爷子的课充分证明,有爱才能生动。”
2015年7月,柳肃应山东卫视之邀,参加《我是先生》真人秀,讲一个7分钟的题目—“克己复礼”。“平时我连电视都不看,但听说让我讲古建筑、古文化,我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时间有限,柳肃选择了中国传统里的祭祀仪式作为切口。“我一生努力奋斗的就是两件事,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中国人祭天地、祖宗,祭天地是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就是今天所说的环保意识,不要去破坏生态环境;祭祖宗、先人和圣贤是对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不要去破坏文化。”
共鸣如潮,柳肃赢得了山东卫视《我是先生》年度“十大先生”称号。
“没文化”的结果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文化保护还是问题严重,可以说形势严峻。”
柳肃认为,这缘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低下,包括政府官员和开发商,都根本没有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懂得文物的价值以及它的不可再生性。“老百姓中间反而有一些人有这样的意识,但他们无权无势,起不了作用。”
社会整体“没文化”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往往以对古建筑的破坏为起点。老百姓拆掉古建筑,是因为住起来不舒服,而政府官员拆掉古建筑,则是因为这将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我们在地方上保护一个街区,一个古村落,老百姓的反应就是:保护有什么用,对我有什么好处?”
他们想要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这一点柳肃能够理解。但他认为,居住于老建筑当中与现代生活并没有冲突。“真正的现代化是内部改造,没有现代化的厨房、卫生间、抽水马桶、自来水、煤气灶、微波炉、彩电、冰箱、空调,这些我们都可以解决,可以做到一应俱全,买就是了嘛。这跟古建筑有什么关系?”柳肃说,“厨房、卫生间需要动用工程技术手段加以改造,埋设管道,但可以不破坏古建筑。欧洲、日本都是几百年的老房子里面过着现代化的生活,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到。”
柳肃认为,在居住生态上,过去大家都向往着一种文化,但今天完全看不出谁在向往着一种文化。“比比谁的楼高,是今天的取向。”
按照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他们可以对美丽的古建筑弃如敝屣,但如果内部被改造出舒适度,就会舍不得扔掉了,就会真正爱上它。然而在没有人加以引导和资助的情况下,这一思路并不容易实现。
2012年,为保护长沙万达广场地下的一段120米宋元古城墙,柳肃孑然荷戟,鏖战数月,终归无法达到目的。这一役,让他深刻感受到地方官员观念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中国人基因里就有破坏欲,今天的某些地方领导就继承着这一基因,‘我就是要变成一个新城市,老城市关我什么事’,甚至有的与上一任也要切割,刻意拆建。”
而要转变地方官员观念,则有赖于改变中央对他们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此,柳肃甚至给中央领导人写了一封信,力陈改变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文物、文化保护之迫在眉睫。
要行动的先生
“文化水平低,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柳肃说,今天教育的普及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但文化却事实上在退化。
“我是国家文物局和国家住建部的专家,这两个身份让我看了无数古建筑、古村落。你去看,原来家家户户雕梁画栋,现在则是又破又烂,还是这些人的后裔居住着。那我就提一个问题:我们的文化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思考研究之后我的结论是文化在退化。”
“祖先把建筑做得这样美轮美奂,如果他们在世,绝对不会允许又脏又破到今天这个程度,满地鸡屎牛粪,坏了的地方就拿两块烂板子钉在上面,就这么自我忽悠着过日子,实在不能住就废弃了,或者拆掉了。”
不过柳肃知道,埋怨老百姓缺乏保护意识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向往城市生活,必须找到一种出口,需要有人去引导。“否则他们就只能拆掉,新建一些方盒子,没有任何艺术感,也谈不上任何审美。就贴了一下瓷砖,因为没有钱,还只是贴了一个正面,其余三面都裸露着红砖,里面照样没有现代的生活设施。”
所以除了说,除了呼吁,柳肃也在行动。“我想通过保护几个古村落,做几个样板出来,起到示范效应。老早以前就想做,但主要在学术和舆论上下功夫,没有实际的手段。”
2013年开始,湖南大学对口支援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隆回县花瑶,帮助他们开发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以增加经济收入,而他们所居住的古村落,则让柳肃有了一展胸中宏图的机会。他使用政府提供的经费,改造村落里的基础设施,铺设管道、给水排水,水电气进户,资助农民改造厨房和卫生间,而建筑上则仍然维持古风古貌。
“我喊了十几年,现在上面已经关注了。”柳肃说,现在如果评上全国传统古村落,国家会给300万元资助,这一笔钱用于改造基础设施,可望将更多古村落保护下来。
柳肃半生致力于保护古建筑、古文化,但伴随这半生的,却是他珍视的东西一件件在视野内消失。而他一直保持着行动的积极性,因为主动的责任担当意识一直都在。
“这一点,我可以毫不隐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