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觉寺概况及悬塑修缮前状况?
大觉寺是北京西山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始建于辽代,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寺内遗存的辽碑,刻于辽咸雍四年(1068)。因寺内有清泉潺潺流入故有清水院、灵泉寺之名,金章宗时期设西山八大水院,此其清水院也。明宣德三年(1428)改称“大觉寺”,成为敕建皇家寺院,寺名沿用至今。寺内文物遗迹多为明清时期遗存。?
大觉寺海岛观音悬塑
二、悬塑修缮施工技术方案?
(一)方案的制定与分析论证?
针对大觉寺悬塑濒临坍塌的危险状况,管理处聘请了山西古建公司下属山西颐田雕塑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苗新田老师带工作人员前来寺内考察并制定了具体的修缮方案,大觉寺领导携业务人员也为此专门前往山西考察该公司的施工条件及所承接过的具体工程。管理处还聘请佛教界及文物方面专家来大觉寺实地考察并研究论证此修缮方案。大觉寺海岛观音悬塑为彩绘泥塑,由于彩塑材料是泥土,泥对水的特别敏感性决定了潮湿是彩塑的大敌,潮湿可以使彩塑酥碱、粉化,泥塑中的有机材料也会因湿气而加速腐烂。大多数彩塑的骨架是用木材和麦秸等材料做成,这些材料一受潮,就容易因虫蛀、霉菌侵蚀等因素而腐败,从而严重影响彩塑的寿命,轻者颜色脱落,重则彩塑残断甚至全部倾毁①。因大觉寺地处山区,周围林木众多,潮湿的环境对悬塑构成了强大的危害。大觉寺海岛观音悬塑中悬山整体悬挂结构的固着点,主要在须弥座的墙体上,近7立方米体积的悬山呈倒三角形悬挂。悬山的支撑框架全部为木结构,因年久木构本身发生干缩,造成木构悬挂稳固件与须弥座松动脱榫;因地面潮湿等因素,根部支撑木构件因腐朽而下沉,从而加重了上部悬挂横拉木构的负荷,致使承重结构遭到破坏,最终造成悬山与须弥座墙体整体开裂。加之悬山的重力成45度角向前向下倾坠,造成榫头向外拔脱,这种松动后的脱榫会加快悬山的倒塌速度,因此悬山随时面临着全面脱榫、突然倒塌的危险,稳定加固工作刻不容缓。在论证中,专家们对稳定加固悬山的材料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因为原有的、传统的做法是完全采用木构件进行支撑加固,而施工设计方案则采用钢结构进行辅助支撑。经过方案设计方与专家的共同研究,最后认为:木结构虽是传统取材,但正是因为木结构有惧虫、惧潮等缺点才造成现在悬山面临坍塌的危险。在清朝除木构件别无选择,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好的钢结构方法来替代,不过为了保持悬塑的自身特色,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悬塑的改变,最终决定只选用钢结构作为辅助支撑,尽量恢复原有木构件的支撑功能。通过多次认真考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后,专家们认为该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在一些细微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后可以进行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