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家平:文物诉说着不一般的故事

日期:2017-08-23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古建筑    浏览:3    评论:0     标签:古建筑保护
核心提示: 束家平,考古学家,研究员。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毕业,专长于汉唐考古研究。从事文物考古、发掘二十多年,现任扬州市文
  束家平,考古学家,研究员。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毕业,专长于汉唐考古研究。从事文物考古、发掘二十多年,现任扬州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参与了入选“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的唐城遗址、宋大城西门等众多遗址的发掘。出版《扬州蜀冈古代城址考古勘探报告》等专著(合著)3部。主持发掘的隋炀帝墓考古工作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开很多历史谜团。
 
  手记
 
  一出扬州市蜀冈西峰公园就是一大片农舍,前店后厂,开设着各式各样的修理店、小作坊。这里是司徒村,我在民居间一路打听,好容易在一大片空地里,发现了几间车间式的简易铁皮建筑,围墙大门紧闭。这里就是隋炀帝真陵的考古发掘现场。
 
  束家平就在临时办公室里。他周围放置着纸杯、电饭煲、杯盘碗筷以及一些出土文物的照片。也许常年待在考古现场,他穿着随意,但谈话有条不紊:“你们脚下这片土地,叫扬州曹庄隋唐墓葬发掘现场,这个区域曾是西湖镇自来水厂,位于蜀冈西峰顶部,地势高于四周,其南侧为蜀冈西峰公园。墓葬所在地称为后头山,原来地势较高。曾有一个几米高的土堆,到1960年时仍有5米高。到20世纪80年代,村民建设住宅不断到此取土,彻底破坏了原来的地形地貌,土堆仅剩1米高。农村的建筑基础就直接搭建在地下的砖室墓上……”
 
  发掘引起轰动,当地人称之为“隋炀帝新墓”。之所以称为“新”,是由于既往历史:此前在扬州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陕西省武功县和河南省洛宁县,已各有一座隋炀帝墓。
 
  束家平说,隋炀帝真墓的发现,得益于扬州一直以来对地下埋藏的重视与保护。2012年12月19日,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跟踪、调查这里的房地产建设工地时,发现了一些古代青砖,文物部门立即通知停工、保护现场。2013年4月10日,“故煬帝墓誌”出土,考古工作随即展开。
 
  当时的考古现场已是房地产的开发项目,遍地砖瓦。考古人员敏锐地从众多现代建筑材料中发现了一些老砖,特别大,三十多厘米长,七八厘米厚。起初,考古人员以为这不过是个古砖窑遗址,或是一座普通墓葬。可当众多高等级文物出土后,他们意识到这个墓葬主人非同小可……
 
  目前已发掘出的西侧墓葬南北长4.98米,东西长5.88米。“这两座墓的占地面积很小,远远达不到帝陵应有的规模和气势,更不符合杨广好大喜功的个性,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吊死了杨广。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与史实完全相符。”束家平说。
 
  史料记载,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今扬州)宫的流珠堂。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唐初又改葬于雷塘。凄惨的下场,使这位帝王的陵墓规格连当时的有钱人都达不到,这也印证该墓的真实性。
 
  隋炀帝为什么会被屡次迁葬?到底哪个才是他的真墓?这些疑问不但没有因国家文物局的一锤定音而平息,反而引起了公众更大的兴趣。束家平微微一笑:“不急!先谈谈隋炀帝是怎样一个人……”
 
  对话
 
  亡国暴君?少年英俊?
 
  还隋炀帝一个公道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一些历史学家眼里,隋炀帝是一个亡国暴君,对此你如何看?
 
  束家平(以下简称束):杨广年少时就展露出不凡的军政才华,20岁被父亲隋文帝杨坚封为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一举平定偏安江南的南朝陈国,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混乱时代,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统一。所谓“少年英俊”,可见一斑。
 
  记:隋炀帝后来的两大功勋,是开凿京杭大运河,首创科举制度。
 
  束:功是功,过是过,隋炀帝是被严重“误读丑化”了,有欠公道。唐代的统治者作为后来者,肯定会丑化隋炀帝;而明清野史小说也将他描绘成荒淫暴君,说他开通京杭大运河,只是为了到扬州欣赏绮丽的琼花,风流韵事无数……事实上,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等规模巨大的这些工程虽有滥用民力、奢靡铺张之嫌,但对中国南北的沟通,对中原统治的巩固,对中国经济重心由关中到中原再到南方的转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体现了隋炀帝的远见卓识,他其实算得上勤勉的皇帝之一。
 
  影响中国千年的科举制也是隋炀帝的创举。科举制虽有天然弊端,但其重视才学不重门第的选官方式,给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对王朝的兴盛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相比起来,唐太宗只是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隋代制度进一步完善……
 
  记:隋炀帝也是中国帝王里走得最远的一个。
 
  束:公元609年,隋炀帝40万大军从长安出发,经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和个人玩乐。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遭遇到暴风雪袭击。峡谷海拔3000多米,终年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士兵冻死不少,隋炀帝也狼狈不堪。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意义重大。古代中国皇帝抵达西北边陲,只有隋炀帝一人。炀帝到达张掖后,西域27国君主与使臣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隋炀帝打通了丝绸之路,为炫耀中华盛世,还在古丝绸之路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均为举世创举。
 
  记:后来隋炀帝批准,特许胡人直接进入外郭、城中的市场参观或交易。
 
  束:秦汉、隋唐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两个时期。汉、唐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峰,非常强盛,但前面没有一个短暂的秦,后面就不会有一个强盛的汉。隋唐是同样的道理。正是隋朝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社会物质基础,并设计了一套社会制度,后面才会有一个辉煌的唐朝。
 
  统一全国,战后在扬州十年,联络南方士人和高僧、缓和南北隔阂、巩固统一的贡献,建设洛阳、开进士科、办国子监,开一代诗风……隋炀帝的功绩有很多,最大的就是在6年内开出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可以说,隋炀帝是京杭大运河的总设计师,是一个敢于决策的帝王,只是步子迈得太大了。2014年,京杭大运河将“扩容”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与隋炀帝墓当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就是对他的肯定。
 
  岁月漫漶,文物作证
 
  探秘隋炀帝真陵
 
  记:隋炀帝墓出土的数百件文物中,最核心的一件便是墓志。
 
  束:墓志上可辨识的文字共有52字,其中“故煬帝墓誌”“惟随大业十四年太岁”“一日帝崩於扬州江都县”“扵流珠堂其年八月”等文字,为判定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提供了关键证据。
 
  由于年代久远,墓志出土后很多字迹已漫漶不清,仅靠肉眼能够辨认的字并不多。后来,考古队使用高清三维扫描技术,对墓志文字进行了还原,这次显现出的文字让考古专家有了新发现。据文献记载,隋炀帝最后一次迁葬是唐高祖李渊所为。但在三维扫描还原的墓志上,出现了“贞观元年”四个字,这一发现将隋炀帝的最后下葬时间,推后至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根据墓志铭文所载,隋炀帝的迁葬时间应不早于或者稍晚于贞观元年。
 
  记: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隋炀帝墓最近受到的一次扰动,居然是30多年前当地百姓所挖的一个粪坑。
 
  束:准确说,隋炀帝陵墓之上,就是一个粪坑。这也许是历史开的一个残酷玩笑。20世纪80年代,当地居民曾在隋炀帝墓附近盖过房子,当时挖的一个粪坑就位于主墓室中心的上方,粪坑底部距离墓室仅半米。我们从那里挖出了几十斤铁钉子。
 
  记:在萧后下葬的二号墓中发现了女性遗骸,但隋炀帝入葬的一号墓却尸骨无存,这是为何?
 
  束:一号墓即隋炀帝墓发现了两颗牙齿,经严格检测,测出牙齿主人年龄在50岁左右,与隋炀帝年龄吻合。之所以没有发现骨殖,有两种可能:一是墓葬埋藏了一千余年,尸骨会自然腐烂,加上江南土壤酸性较强,会加速尸骨的腐蚀速度。萧后墓与隋炀帝墓虽是合葬,但下葬时间相隔了30年。考虑到下葬时间较早、墓室受到扰动破坏以及没有棺椁封存等因素,隋炀帝墓内未见尸骨并不奇怪。
 
  后来相继出土了4件规制极高的鎏金铜铺首、金镶玉腰带等文物,鎏金铜制衔环铺首,器型很大,和金镶玉腰带一样,为典型的皇家规格。这些文物的发现,“坐实”了此墓即为隋炀帝真墓。
 
  “事死如事生”
 
  穿越千年传来信息
 
  记:到目前为止,陵墓里还发现了哪些文物?
 
  束:隋炀帝与萧后墓共出土了400多件文物,其中,萧后冠饰尤为引人注目,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进行实验室考古后,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萧后冠饰已清理约三分之二,出土大小铜钗12件、铜香炉1个、铜灯1个、额托1个、博鬓2个、花朵若干以及其他残片,饰件有水滴形、荷花形等多种造型。
 
  初步研究表明,萧后冠饰的制作工艺包括锤揲、掐丝、镶嵌、珠化、鎏金、抛光等,构件复杂程度、工艺精美程度远超想象。在对萧后冠饰的实验室考古阶段中,有一个新的考古发现:铜钗断裂处露出疑似棉花的填充物,经显微观察及红外光谱分析即是棉花。图像清晰显示,铜钗中棉的显微特征与现代棉一致,这在考古学上有重大意义。目前出土的唐代棉花极为罕见,萧后冠饰内棉花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记:隋炀帝墓中的30多件骑马俑,有仪卫性质,让人似乎目睹了隋炀帝率兵征战的场景。
 
  束:骑马俑是古代的殉葬物,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陶俑是上古以人殉葬的替代形式,是历史的鲜明进步。同时陪葬俑也真实地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布排、生活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马自树:增强民众的幸福感是运河保护和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下一篇:徽派木雕艺术——在安徽工艺美术发展史中的影响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