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艺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通过加工加热等方式制作食物,香味俱全的。但是,工艺不同,对于人们的饮食品位也不一样,对人体健康也各有差异。不过,中式烹饪艺术一共有十四种之多,它们分别是:
煮。煮是将原材料洗好置于具中,加水开火进行加热,待其成熟时出锅。在煮的过程中,原材料中的脂肪、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以及无机盐等会融入汤中,使汤具有丰富的营养。例如米汤蟹黄煮大白菜,米汤煮生鱼片等。
烧。烧是将主料用火焯过或用油炸过,并加入辅料和汤汁煨至熟烂。其特点是汤少、汁浓、菜质软烂、口感较好、容易消化,例如烧茄子、红烧海参等。
溜。溜可分为两步,首先,对原材料进行挂糊或上浆处理,并经油炸,然后,将芡汁调料等加入锅中,略等片刻后放入已经炸过的原料,并使用旺火对其进行快速的翻炒,最后出锅。溜菜具有口感滑软柔嫩、味道鲜香可口等特点,例如溜白菜、焦溜肉片等。
焖。焖是先把食物原料用热油炸到半熟,然后在锅中加入相应的汤水,用文火焖至熟烂。其操作步骤简单,所做出的食物具有软烂而不腻的特点,例如油焖大虾、黄焖鸡块等。
蒸。蒸可分为清蒸、干蒸和粉蒸三种形式,是采用生料或半熟原料,加调料调味后上笼,通过水蒸气的高温将原料蒸熟。其特点是成品能够保持原有的形状和味道,物质损失少,营养保持高,且口感鲜嫩,容易消化,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例如清蒸桂花鱼、清蒸大闸蟹等
氽。氽是先将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加调料进行调味,然后放开水锅中煮熟,其特点是操作简单、重在调味。其特点是清淡、爽口,例如氽丸子等。
炸。炸是将原料在热油锅中炸至熟的过程,可挂糊,也可不挂糊。油温不同,加热的时间不同,其口味也会有所不同。其特点是外焦里嫩,酥脆香爽,不宜消化,具有较好的饱腹作用,不过其营养价值比较低,且易致癌。例如油条、炸馒头、炸里脊肉等。
酥。酥是先对原料进行蒸或者煮的处理,使其变熟,然后再在热油中对其进行油炸处理,待其变得香酥时即可出锅。其食物的特点是外部焦酥、里面柔嫩、味道也非常的鲜香,常见的有香酥鸡、香酥肉、酥炸鸡翅以及酥炸大鱿鱼等。
扒:扒是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油,加热,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食物原料用旺火或中火进行翻炒,七成熟后汤汁、主料以及调料等,将火调为文火进行勾芡收汁。其食物的特点是有菜有汤、食物鲜软、汁浓味美、且比较容易消化,常见的有冬菇扒三鲜等。
烩。烩是经油炸或煮将原料制熟,然后用刀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并放入锅内加入高汤和调料等进行烩制。其食物具有香嫩、鲜美的特点,但是需要注意火候,用中火使汤收浓。例如烩鸡丝、烩三鲜等。
炖。炖是将切好的食物原料进行煸炒,待其五分熟时兑入汤汁,用文火慢煮,最后出锅即可。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做出的食物特点是有汤有菜,菜软烂,汤清香。例如清炖鸡等。
爆:爆是用旺火热油对原料进行爆炒。要求刀工精湛、操作迅速、提前做好准备,例如酱爆鸡丁、葱爆羊肉等。1.13炒:炒是锅内放油,待油热后将原料放入用旺火或中火炒熟,以减少菜的维生素损失。这种方法比较常见。
砂锅:砂锅是将加工过的食物原料放入砂锅内,并加入适量的配料和调料等,加水或汤汁,用文火慢慢煨炖至熟烂,其特点是食物熟烂,营养丰富。例如砂锅鸡、砂锅豆瓣焖嘎鱼等。
拔丝:拔丝主要分为干熬,水熬、油熬、油水熬这四种方式。方法是将过油预制的熟料放入整好糖浆的锅内搅拦浆,然后装盘热吃。其特点是对技术要求较高,重在掌握炒糖稀,掌握火候,操作要快,食物口味香甜腻。例如拔线山药、拔丝菜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