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品茗、挂画、插花,是中国古时文人的“四般闲事”,闲事,即无所事事之事,以闲养心,通过雅致之趣颐养情志、修身养性。焚香、品茗、挂画、插花这“四般闲事”也罢,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人生八雅”也罢,在天地自然中,问的不过是一心悠然而已。
焚香品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久被遗忘的一种既轻盈又深邃的情怀。品香啜茗之韵,追求的是一种静怡之美,一种闲雅之意。“品”之一字,体现了对这两者玄机的悟。所以品香啜茗的外境,需要的不仅仅是清幽,更需意境之美。一方古典别致的中式设计空间,清幽淡远,妙韵回环,以静为墨,浅绘深勒出超然恬静的乐行雅事之地。
中式古典雅室的静雅清旷,恰恰与古人追求清净淡泊的心性相合,尤其在焚香品茗中更能体会这一韵味。于中式设计古典茶室中焚香,可以借助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茶之九德“清、香、甘、和、空、俭、时、仁、真”,平和心性,超然心境,使人们在清素幽古的品茗之境中,心可回归于自然,回归于本真。
名香斋华藏有言:“香并不是非闻不可,茶并不是不喝不行,而是通过这些事物,体察到我们的心与世界万物之间的距离,和万物感同身受。它们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在寻常之中,又超出寻常。”
妙香佳茗,与琴、棋、书、画等文人雅事密不可分。文人雅士读书、吟诗、抚琴、作画、下棋、临书之时,往往于室内焚香熏香,以清净四方,从而静心敛气,聚精凝神;甚至三五好友小聚品茗、闺阁女子针线绣工,也常常伴以香事,或添幽雅气氛,或藉以记时;或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或晴窗塌帖,挥麈闲吟,温灯夜读啜茗味淡;或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薰心热意,皆可使品者超脱于万物之外,此方为“道”之最高境界。
茶与禅相通谓之“纯”,空灵、清寂;茶与香相通即是“味”,得意忘言,亘古悠长。于中式设计古典雅室中,以一颗纯心焚香品茗,红袖添香,观照自性,心无外物,一种优雅的情趣与迷人的况味便氤氲而出,意境深远,自然是“醇和意未尽,品茗自得乐。妙香感天地,遁入空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