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自信的回归成为当年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根植于民间,千百年来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一直方兴未艾,与之相关的事物也开始散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9月21日,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杭州滨江白马湖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非遗传承一年一度的重头戏,本次博览会以“三生、三见、三创”为主题,围绕“非遗生活化、生产性保护与生态区整体保护”的主线布局活动,呈现非遗展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彩样貌,并集中展示了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由于篇幅关系,小编讲分上下两篇来介绍本次展会,上篇介绍浙江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成果馆、二十四节气生活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省份非遗展销区。下篇介绍浙江非遗馆(筹)大师征集作品展、浙江省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成果馆、同期其他活动。
在浙江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成果馆展出了浙江省各个地市优秀的生产性非遗作品,杭州张小泉剪刀、舟山传统木船、台州刺绣等众多非遗作品参展。
此次博览会的”重头戏“----”二十四节气生活馆“中,来自浙江、贵州、广西等5省所展示的10个与节气相关的民俗场景,不无显示出传统非遗项目与百姓生活丝丝相扣的紧密联系。
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省份非遗展销区,展出了 ”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的32个非遗项目及衍生产品。
浙江省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成果馆以“浙江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录为蓝本,以“浙东海洋渔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为重点,同步展示龙泉青瓷文化、普陀山佛教文化、江山廿八都文化、乐清传统工美、畲族文化、越文化、婺文化、蚕桑丝织文化、嵊州越剧文化等55个文化生态区。
浙江非遗馆(筹)捐赠作品精品展以2017年开展的浙江非遗馆(筹)双国大师(国家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馆藏作品征集成果为内容,举办专题展示。此次有27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捐赠40件作品。
台湾工艺研究发展馆展出了来自台湾多位顶级工艺大师的陶艺、雕刻、玻璃等作品。
除了以上展馆的内容,还举办了全国绣花鞋制作竞技比赛、第九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一带一路”中国文化创意和设计巡回展推介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非遗的魅力在于“活在当下、永续生存”。非遗传承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非遗传承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