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缮首次引入当地“把式”

日期:2017-07-11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古建筑    浏览:160    评论:0     标签:古建筑保护
核心提示:  保养维护文物古建,当地出身的木匠瓦匠等手工艺人也可以受邀参与其中,显显身手。经过培训,今后还可以长期给家门口的文物当
   保养维护文物古建,当地出身的木匠瓦匠等手工艺人也可以受邀参与其中,显显身手。经过培训,今后还可以长期给家门口的文物当“保姆”,有小问题及时养护。
  昨天,记者从延庆区文委了解到,延庆区文物古建日常保养维护工作近日启动,这是延庆区首次开展大规模的古建筑养护工作,今年计划完成35处。今后,这一工作有望发展为常态化的“岁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有计划地吸收当地的木工、瓦工等手工艺人加入古建筑养护工作。
  今年62岁的丁顺是米家堡村人,从小学木工,有着40多年的木工经验,是把干活的好手。早年,村里谁家盖房子搞建设,都少不了请他去帮忙。今年,区文委维修米家堡村的三处庙宇,施工队把丁顺请去,让他帮忙做修整门窗一类的木工活,发挥他的专长。
  “从没想过,我也能为家门口的文物干点事儿,没想到我的手艺,老了还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了!”丁顺高兴地说。能参与古建筑养护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丁顺很兴奋。
  过去,文物古建维修养护,聘请的都是专业施工队伍。吸收文保单位所在村或镇现有的民间手工艺人加入到施工队伍中,是延庆文委的一个创新之举。“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只需要进行古建施工注意事项培训就可以胜任了。”延庆区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民间手工艺人,对身边文物古建的过去和变迁更了解,他们从小在那里摸爬滚打过,有着更深的情感,一旦有机会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对出自自己的手的作品也会更加珍惜。“通过这种方式,会促进民间文物保护群体的形成,这也是习总书记所提倡的要留得住乡愁的一种体现。”这位负责人表示。
  今年,延庆文委选择延庆镇米家堡村的奶奶庙、龙王庙、土地庙3处文保单位作试点,丁顺是首位受邀请的来自当地的民间手工艺人。随着维修工作的推进,延庆文委还将与延庆镇文体中心一起,寻找更多的民间手工艺人,参与到保养维护工作中。效果好的话,还将扩大试点范围。
  “文物古建维护保养完成后,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技术也留在了当地,日后文物古建发生小问题时,他们就可以解决了。”延庆区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带着感情的工作和为了工资而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产生的效果也大不相同。
  而且,很多民间艺人手里可能还有绝活,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处理手法可能会更简单有效,吸引民间手工艺人参与到文物古建维修工作中去,能为工匠们互相交流学习提供平台,也能让民众有秩序的亲身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之中,更好的传承传统工艺和文化,激发民众对于文物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介绍,今年,延庆首次开展的大规模古建筑养护工作,将通过持续、规范、科学地开展日常保养维护,及时发现、妥善处理病害威胁,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小修拖成大修,保持古建筑安全稳定的良好状态,最大限度的保存延续古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次大规模维修涉及延庆镇、张山营镇、康庄镇、八达岭镇、沈家营镇、永宁镇、大庄科乡等7个乡镇的35处文物古建,总建筑面积约2600余平方米。主要包括屋面除草并修剪遮挡树枝,勾抹夹垄灰,避免瓦面遭受拱挤导致漏水;替补古建筑内残损地面;对古建墙面进行保养;对古建松动、移位、残缺的砖、石构件进行修补;清理整治周边环境,并将针对因雨、雪等灾害性天气产生的险情进行相应处置。
  此前,延庆区文物管理部门对全区108处文物古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察,筛选出35处情况较严重的古建筑作为首批日常保养维护项目,这些古建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威胁,通过维修可以有效解除危机,达到保养目的。
  本次古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工程将于年底结束。今后,延庆区将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辖区内首轮文物古建的日常养护工作,实现“损坏严重的进行单体大修,其余项目进行常态化岁修”的古建修缮格局,使全区的文物古建保护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明年,将会完成约40处古建筑的日常保养维护。今后,古代遗址也有望列入日常养护工作之中。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 将为老建筑编制档案

下一篇:只有精益求精的匠心才能让古建长久存世 让技艺代代相传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