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忠义,1952年9月出生于福州长乐潭头镇菊潭村;曾担任第八、第九届福州市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第十、第十一届福州市人大代表、第六、七、十、十一届长乐市政协委员;目前是新加坡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席、世界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欧盟中华文化资深顾问、国家文物局文物学会常务理事、长乐市人民政府文物保护高级顾问、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会长、长乐市旅外乡亲联谊会会长、新加坡东艺建筑设计工程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东艺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福建东方艺术建筑设计工程公司董事长、福建新国际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福州新闻网记者王礼林
古建筑大师王忠义:匠心独运在飞檐斗拱间抒写古文化大情怀
王忠义。
他,是一位“工匠”,毕生致力于古建筑文物保护:设计了新加坡第一大寺庙——双林寺;修复了新加坡最古老庙宇天福宫,设计了福州第一座民族风格的建筑——华香楼;最早参与福州鼓山十八景、南公园等传统古典建筑的设计和修复。基于他在国际古建筑修复和保护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首位在海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章的中国专家。
他,更是一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践行者,作为闽王后代,他承先人“衣冠南渡”之脉,传承先祖闽王开疆辟土、开拓进取精神,致力于王审知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开闽文化”,不断为闽都文化寻根。
他就是王忠义。近日,福州新闻网《闽都大家》栏目记者,在福州市王审知文化研究会采访了王忠义。聊天中,你总能感受到他炙热的爱国爱乡之情,以及为保护祖宗留下宝贵文化财富的那份激情和执着。
当问及这些年不但没有名利、还贴钱做传统文化保护值不值时,他说:“文化无价,‘孝义’等中华传统美德更是值千金啊。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人都应时刻谨记自己是中国人,应时刻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责任感。”
几十年投身古建筑文保事业奔走保护长乐“显应宫”
王忠义毕业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也是其花最多精力的地方,是古建筑文物保护。而他毕生最难忘、社会反响大的古建筑文物保护事件之一,就不得不提长乐“显应宫”的保护和修复。
故事得从1992年讲起。
1992年6月22日,就在国家批准“长乐国际机场”定建于漳港的第二天,漳港仙岐村几户村民在建房开基时,突然从沙地下三米处挖出50多尊神像,并出土了残缺不全的清嘉庆年间的“愿俞应”匾额一方及各种陶瓷器具等二十多件。而且神像出土时还出现了难以理解的现象:雕像衣饰依旧彩金辉丽,上百只翠绿的大蚱蜢、蝴蝶等附在神像边像“卫士”般守护神像。
古建筑大师王忠义:匠心独运在飞檐斗拱间抒写古文化大情怀
雕像衣饰依旧彩金辉丽,上百只翠绿的大蚱蜢、蝴蝶等附在神像边像“卫士”般守护。
事件发生后,村民便自己用石棉瓦做简单搭盖,把神像堆放在沙地上,任凭风吹雨打。一个月后,回乡探亲的王忠义得知后,随即赶往现场实地勘察。显应宫在现场除了发现神像外只剩大殿半截土墙和石柱基,找不到半块古砖瓦片。他凭借多年海外修复古庙的经验,当即就论证当年该沿海发生过重大海啸,海潮风浪将庙全部卷走后海沙淹没了该庙。
王忠义立即找到当地村民临时组织的理事会,告知文物的重要性并建议用帆布将神像包裹保护,以免遭受破坏。当村民告知一个月才筹了不足三千元、无财力保护后,王忠义当即捐了一万块,要求先买保护用品。
当晚回家后,王忠义立即向长乐县(编者注:1994年2月,长乐撤县设市)领导汇报出土文物重要性,要求应采取有关措施全力保护。又向北京的老师罗哲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单士元(故宫博物院院长)、郑孝燮(国家建设部文保专家)等汇报此事,并提出邀请莅临长乐实地考察。回忆起那个阶段的生活,王忠义说道。当年10月2日,罗哲文、古建筑维修专家杜先洲、彩画专家马瑞田等一行莅临福州,随后到达显应宫实地勘察。专家认为:显应宫不但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对于沙滩重大变化、沿海线变迁等都有重要研究价值。
在王忠义倡导下,当地成立了“漳港镇显应宫管委会”。王忠义还主动承担设计显应宫重建方案,设计蓝图很快通过北京专家审定。1993年1月3日,显应宫在王忠义的策划安排下举办了隆重的奠基仪式。他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媒体全版刊登“埋地下千年的显应宫重见天日”的报道,获得海内外华侨广泛关注,获得重建捐款也越来越多。1994年7月23日,显应宫重建工程正式动工,第一期工程于1995年底竣工。
承祖业从事古建文物保护工艺研究下南洋经商不忘文化传播
“我只是一个虔诚的国学信徒,一个真正的海外华侨,不但要成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更应该本着一种感恩与回归的心态热爱自己的祖国,无论身处哪里,都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这是王忠义经常对他身边的人说的话。
王忠义出生在长乐一个民间艺人家庭,从爷爷辈开始便在村里从事雕塑、修庙等古建筑保护相关工作。受父辈传统思想影响和艺术熏陶,他立志继承父业。
1969年,王忠义辍学后便跟父亲进入长乐建筑公司学习古建筑文物保护。1977年,他进入福州市设计院,在福州王忠义迎来而来人生事业的第一个高峰。1978年,26岁的他设计出位于五四路的福州第一座民族风格的建筑——华香楼,从此在业内一炮走红。“从那以后只要公司有民间古建筑方面都是我设计。”王忠义颇为自豪地说。
由于成绩突出,1980年在单位保送下,王忠义前往北京大学进修古建筑文物保护专业,他拜中国古建筑文物泰斗罗哲文教授为师,这次北大求学之旅不但提高了他的专业度,认识的恩师更都成了他今后事业道路上的好帮手。
或许是祖宗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影响使然,1985年王忠义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放弃现有安稳工作,下南洋求发展。“我的祖先从北方南下克服千难万险成就了一方事业,或许我也可以做到。”谈及当时决定,他淡然地说道。
彼时刚改革开放不久,王忠义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在考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之后,最终选择在东南亚国家为起点,先后成立了新加坡东艺建筑设计工程公司、新加坡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成立了帝益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和东艺古建筑设计工程公司。他的公司囊括了古建勘察、文物考证、复古保护、艺术雕塑、工程监理和技术培训等一整套完整的技术功能,并大量输出中国技术和传统材料。
时刻提醒做中华文化保护和传播者成立福建首家古建筑文保专业机构
王忠义不同于普通的商人,他在开展经营之余更是时刻提醒自己做个中华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他派遣了大批中国专家和技师到世界各地修复保护许多中国古建筑与文物,使中华文化在各国重现往日风采,当今世界上群体雕塑最高的系新加坡海滨公园“中国历史名人雕像”;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多数量的雕刻群——光明山“普觉寺万佛塔”的一万尊佛像、还有马来西亚的“柔佛古庙”、“天公坛”、泰国的“中国城”等均是王忠义在海外备受好评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王忠义在新加坡修复新加坡最古老也是最重要国家文物“天福宫”时意外发现了价值连城的光绪皇帝亲笔御书真迹。他不为巨财而生贪念,毅然把宝物公诸于世,高尚品德迅速传遍。为此,2001年王忠义还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章,时任新加坡总统纳丹、总理吴作栋还亲自为其颁发政府奖章和感谢信。
“洋装虽然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是王忠义非常喜欢的一首歌。父母给王忠义取名时就是希望他时刻把“忠义”二字放心中,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王忠义笑道,希望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对得起父母的期待,也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几十年来,王忠义积极投身古建筑文保事业,他用创新和实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榕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家从事古建筑文物保护的专业机构。90年代末,他又在家乡长乐创办公司专门研究仿古构件等新型建筑材料,代替传统的木、泥、石材料,解决防火、防虫、防潮、防老化等老问题。他还创办了福建首家“古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聘请一批由全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民间名师巧匠组成了一支古建筑保护技术队伍,拯救了一百多项古建筑文物项目。
创建王审知文化研究会为八闽文化寻根
“守土固然有责,但开疆更是有功,更需让人敬佩,因为它需要魄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王忠义出生在长乐潭头镇菊潭村,全村都是王审知后裔,与王忠义谈话,每句都能感受到他传承自祖先的自信与豪情。
“王审知治理下八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文化蜚声四海。且他在纷乱年代却坚守着‘宁当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的原则,有着博大胸怀和过人智慧,深刻影响着福建历史进程。”谈起王审知的个人功绩和历史评价,王忠义如此说道。
他说,王审知是开发和建设福建的重要功臣,在他手上两扩福州城,形成了至今所看到的包括“三坊七巷”在内、以“三山两塔”为特点的城市布局;他是闽文化的奠基者和播种者,积极传播中原文明,教化黎民。
“尤值得注意的是,王审知对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通商的开拓者,活跃的海上贸易为福建经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注入巨大活力。”王忠义介绍,早在王审知时代,就在长乐黄岐澳(赐号甘棠港)开辟海上通商的对外贸易港口,长乐自古有造大船技术,甘棠港就是一个避风港,两岸又是储仓与贸易市场。自古甘棠街(今金峰)就称万国商贸市场重地著称,甘棠港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
王忠义表示,在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王审知锐意进取、海纳百川、造福万民精神的道路上还将义无反顾。“作为华侨,希望自己能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建设新福州的道路上,贡献最大力量。
【代表作品】
他在国内外留下许多优秀作品,于1993年评上福建省首批“建筑师”和1997年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建筑师”。他于2000年被评为“中国古建筑专家”并载入《中国专家辞典》;2001年在新加坡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章,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奖章、新加坡“设计师协会”奖章,同年评上“中国优秀领导人才”;2005年评上“中华百名管理创新杰出人物”;2006年授予“世界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才金奖”;2007年授予“世界杰出华人”称号,同年评为“共和国主流开拓者“称号,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金质奖章,并被授予“国际杰出专家”和荣获“紫荆花终生成就奖”,2007年,荣膺“世界优秀人物”“共和国名人”称号,被授予“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杰出企业家”,并誉为“中华杰出英模时代创新典范”。
2010年被评为“中国首届全国诗画大师成就金奖”并授予“中国诗书画大师”称号,同年荣获“中国文艺泰斗终身成就奖”和“中国文艺泰斗”称号;2012年授于“世界著名华人艺术家”称号,同年荣获“首届世界华人文艺先锋奖金奖”,授于“世界华人文艺先锋人物”称号,并在全国三万余名文艺家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飞龙杯’全国杰出文艺家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全国杰出文艺家”称号和“十八大文艺代表人物”称号;2015年被评为“国学大师”称号。他发表的论文曾两次获得全国论文比赛“特等奖”,两次“一等奖”,并参选国际优秀新学术创新论坛,荣获“国际金奖”,其论文载入《国际优秀科学系列科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