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搭乱建、破败不堪…济南古建筑为何深陷窘境?

日期:2017-06-01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99古建    浏览:158    评论:0     标签:古建筑保护
核心提示:  济南,是一个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1986年济南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济南古城区,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明
  济南,是一个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1986年济南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济南古城区,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明府城区。明府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济南大规模建城的开始,其范围相当于如今的护城河以内区域。走在这里的街巷,随处可见有着历史风貌的特色古民居,那么这些古民居的保护和修复现状到底如何呢?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进行了探访。济南老城区古建筑命运多舛昔日“名人府”今成“大杂院”
  在明府城地区的西公界街上,六号院的门上挂着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高大的门楼虽然年久失修,但却非常古朴、独特。
  可当《经济半小时》记者推开这斑驳的黑色木门,走进院中看到的却是另一片景象,院子里的空地被后来搭建的厨房等临时建筑占满,本应该宽敞的四合院显得十分拥挤。我们敲开了南面的房门,房主李师傅说,他和老伴儿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五十年,由于租住的公房只有14平米,所以不得已在外面搭建了一个厨房。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房子并不适合居住,搭起来的棚子作厨房,这一凑合就是半个多世纪。老宅年久失修,常常需要修补。
  原来,李大爷和老伴租赁公房每年的租金是一百多元,以前如果房子要修,需要由房管部门统一接受申请来修缮。而自从2013年,这里挂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的使用人对文物同样负有修缮和保护责任。可是,如果整个老宅要重新翻修,租赁的住户则需要搬迁出去,大家的安置就成了问题。就这样,一拖再拖,老宅子越来越破。
  离开西公界街六号院,记者又来到了位于鞭指巷的陈冕状元府,陈冕是清代济南府唯一的状元,陈冕状元府是明府城地区最有名的名人故居之一,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鞭指巷9号、11号,两个大院都是故居所在地,但是记者在状元府的大门口却看到了“外人莫入”的牌子。
  走进大院,我们已经完全看不出老宅院当年的格局,单单九号院一个院落里,就至少住着十多户人家。私搭乱建的厨房、棚子挤占了院子,堆放的杂物让过道变得非常窄。居住环境十分拥挤、局促,房子也已经破败不堪,居民们并不欢迎外界来访。
  从柱子、屋顶和青砖等等细节,我们还能依稀看到状元府当年繁盛的风貌,但是跨越了三个世纪,气派的老宅已经变成了变成了岌岌可危的危房,墙壁上贴着“此处危险,注意安全”的标语。记者了解到,这些年虽然状元府的修复呼声一直很高,但是由于产权归属较为复杂,有部分属于公房,有部分属于济南市的第一印染厂,产权单位早已破产,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也并不富裕,根本无人承担高昂的修缮成本。那么,那些私人拥有的古宅,保护修复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来到了同样属于明府城地区的金菊巷。这里的燕喜堂,曾是著名的鲁菜老字号所在地,创始人赵子俊给子孙们留下了这个百年老宅,它也在2013年被评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在2015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当记者慕名而来时,发现前院大门紧闭,租给了一家公司;而燕喜堂的后院则是一个大杂院,院子里杂乱不堪,来回走动都显得很困难。
  这个院子住了12个人,租户每家只有几平米到十来平米不等的面积,居住条件很差,而北面的正房则已经无人居住,里面堆满了杂物,如果不是知道燕喜堂的历史,很难想象这个破败院子就是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济南老字号。历经百年风雨,北面主房的房顶已经塌陷,上面的屋脊由直线变成弯曲的波浪线。原本整齐而结实的青砖,现在只要一碰就化成粉末。赵书元在墙壁上铺上了毡布,防止雨水对墙体造成损害。墙上还贴着“此处危险,注意安全”的标识。据老人回忆,这座百年老宅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小范围修过一次,就再也没有整修过了。一提到修缮房子,他就直犯愁。《文物保护法》规定,私人产权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应该由产权所有人承担,且需要聘请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方案,并报请文物部门批准。
  如此一来,修缮文物的成本要比正常修房子的花费高出几倍。赵书元跑过很多相关管理询问,有关部门给燕喜堂出了一份修缮计划,需要花费的资金在30万左右。这远远超出老人退休金所能支付的范围。
  位于济南市双忠祠街的吴家公馆建于清末,是近现代重要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老宅同样也成了大杂院,多数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自己拥有产权,自从这里变成文保单位之后,高昂的房屋修缮成本同样让他们感到难以承担。
  院子西侧的这户人家告诉我们,去年他们自己悄悄地修过这面墙。
  年久失修,这面主要的墙壁已经透风透雨,房主自己花了些钱擅自修了一下,因为如果报修文保部门,就肯定要按照文物的标准来修葺,而产权人必须要自己承担主要费用。
  居民:也是自己出钱,然后国家给你一部分,好比你两万修的那就三万四万都修不下来的。
  由于文保单位和古建筑的修缮方案必须由相关部门审批,由有资质的施工队来施工,并且使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房屋。随便一修就要大几万元,按照文物修缮的标准,居民们承担起来很有困难。院子里的有些房主干脆不住也不修,把危房闲置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
  济南试行古建保护新措施迁居民保民居姜波是山东建筑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这些年来,为了保护济南老城区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他有很多大胆的尝试。眼前这个坐落于山东建筑大学内的凤凰公馆,就来自于二十多公里外的济南市老商埠区。这个1930年作为当时电话局的建筑曾经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姜波和自己的学生们硬是把它从老城区“搬”了过来。山东建筑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我们对照测绘图纸,对建筑每一个细节,每一块石头,4000多块石头,每一块石头标上号,然后就是组织人把这个整个建筑拆解,然后再用草绳子把每块石头包好,就是当时晚上还不能走大货,就是连夜就是靠学校运。
  把一砖一瓦从老城区运过来,几千个编号的零件再按照测绘图纸一一搬运过来,就这样,这座老建筑终于保存了下来,在山东建筑大学内,我们还看到了几处有济南特色老建筑和古代民居,在这里,它们重新“安了家”。近年来,为了保护更多的老建筑,不让这部分历史文化遗产流失,济南市有关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对很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文保单位的挂牌,进一步明确保护责任,让更多的遗产留存下来。但是根据现行的文物保护法规,拥有和使用这些古民居的老百姓(603883,股吧)们却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去保护和修复。
  雍坚:你给我规定了很多义务,比如说不允许擅自改变它的使用功能,修缮的时候你不允许擅自修缮,你要报请有关部门批准,还得聘请有资质的公司。你把这种负担以法律的形式,界定为这个所有人来承担,他就没有积极性了。
  历史文物古迹,不可再生,毁掉一个就少一个。如果这些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都没有了,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就大为逊色。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修复呢?济南也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努力,专门成立了明府城管理中心。山东省济南市济南明府城管理中心主任朱俊如:不算区级的光市级以上的我们有63处,其中有19处是省的,24处是市级的,我们还有上百处这个风貌建筑,还有上百处的历史的建筑,加在一起这个历史的风貌建筑都算上,可能都有两三百处吧,同时我们还有46条古街巷,由明朝的时候留下的。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可同时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处理。保护古建筑的诉求、居民的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提升明府城地区文化旅游的诉求、城市规划发展的诉求,全都交织在了一起。朱俊如:我们首先对它进行抢救保护,就是不能再破损了;同时我们正在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由清华大学相关的文物部门牵头,制定的保护规划。
私搭乱建、破败不堪…济南古建筑为何深陷窘境?
  曲水亭街是明府城管理区内的一个历史性街区,这里的很多建筑也都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一天,明府城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同来自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市规划院和古建筑设计公司的专家们,一起讨论曲水亭街15号院的整修方案。
  15号院的房主之一李先生告诉我们,他家几间祖传的老房子都漏雨了,他想把房子整修得结实实用一些,同时,东面这间房子房顶塌陷得非常厉害,硬是用一根木头当作简易的柱子在撑着,墙壁多处开裂,眼看着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修缮更是迫在眉睫,急需拟定整修方案。
  既要立刻把危房的问题解决,又要在整修过程中尽量恢复古建筑的风貌,各种诉求叠加,方案就变得复杂起来,成本也越来越高。而李先生告诉我们,这不大的一个小院,产权就有七个人,虽然都是家中亲戚,但是各家的经济条件也不一样,对于他年迈的姨妈来说,甚至连修复危房的资金都拿不出来。
  房子修到什么程度?修缮的标准如何来定?只满足居住的需求,还是要满足修复古建筑的需求?这个费用该由谁来承担?从调研现场讨论到会议室,专家和工作人员们都在说着自己的方案。危房的抢修、老建筑的修复、外立面和历史街区的协调性,加之古民居房屋产权的复杂性,这些现实的难题都摆在了管理部门的面前。
  明府城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虎告诉我们,对于历史性街区的整修和保护,按照什么标准,哪部分成本由谁承担,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都没有明确的细则可循。
  明府城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虎:这个也是我们最为难的地方,保留历史传承是我们政府职责,但是它又有一个私人属性,这很难界定。
  参与济南市明府城设计规划的专家们都呼吁,目前阶段,古建筑、文物、历史街区的保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很多私有产权属性的古民居面临着保护的种种难题,急需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来跟进和支持。
  为了探索保护的新模式,明府城管理中心从2011年起,划定了百花洲片区作为试点,尝试将居民迁出,把片区内集中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这个四合院是吴家南纸堂,是一处很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曾经,这里也是一个杂乱拥挤的大杂院。通过把居民迁出,这个老四合院被妥善地修复,修旧如旧,恢复了当年的风貌。
  通过对百花洲的居民迁出和统一规划、修复,片区内80多处泉水,62处文保建筑,42处风貌建筑,130多个具有较好的保存价值的四合院,以及46条传统老街巷,现在基本恢复了原样。有价值的老建筑,像民营报社旧址、吴家南纸店等被精心保留下来。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然而,尽管百花洲片区的修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未来如何在明府城地区更大范围地实现修复和保护,还有着诸多的挑战。百花洲地区保护和开发资金大约在五六亿元,其中居民的安置和迁出是很大一部分成本。
  而如今,房价水涨船高,居民的期待也更高,成本与几年前已经不能同日而语,政府的资金能否撬动更大的保护项目,明府城管理中心还在探寻新的解决的办法。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明府城管理中心主任朱俊如:我们就在商议,如果是通过政府解决不了,下一步我们能不能通过市场,成立个运营的平台,政府解决不了,能不能通过市场的手来解决。半小时观察:强化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今天的节目我们看到,文物古迹既有产权属于集体的,也有属于个人的,同时还有属于多人共同所有的。混乱的产权给修复带来了难题,也使古迹的后续管理面临困境。
  而《文物保护法》规定,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但是对于怎样帮助、如何分担责任,没有具体法律法规规定,当地文保部门也是一肚子苦水。好在千年古城济南已经行动起来,无论是对明府城地区的古建筑摸底协调还是百花洲片区的试点工作,甚至下一步还计划引入市场的力量,都是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商业”力量的引入,目前我国配套法律制度也并不健全,因此尽快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在当前文化环境下,激发起社会共同的文化关怀,从而强化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才是根本之策、长久之计。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实测图再现北京中轴线原貌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实测图集出版

下一篇:为什么古代建筑的屋顶都有翘曲的飞檐 你知道这些翘曲的飞檐有什么作用吗?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