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泾县青弋江边的章渡古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更是以“江南千条腿”闻名于世,被李白誉为“西来一镇”。但是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越来越多的老街居民搬走,老街也风光不再,不少古建筑因为无人维护而倒塌,让前来游玩的游客痛心不已。
令人振奋的是,日前,记者从泾县云岭镇了解到,章渡老街纳入国家传统古村落后的相关项目资金已经到位,目前正在进行章渡古镇的维修招标工作,预计在今年底将完成施工。
现场:房屋倒塌令人痛心
3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泾县云岭这条被誉为“西来一镇”的老街,走进老街的大门,两边都是古朴的老式建筑,老街由一横一纵两条主要街道构成,纵街上只有老街药店等不多的几栋房屋还有人居住。纵街的尽头就是大名鼎鼎的沿江“江南千条腿”吊栋阁,吊栋阁的房子一半做在岸边的土地上,还有一半则用一根根木头支撑着,耸立在青弋江的岸边,记者沿着绵延数百米的吊栋阁走了一圈,一百多间房屋的吊栋阁现在只剩下十余家还有人居住,不少老屋门前的压水机也因为许久无人居住而变得锈迹斑斑。
走在老街的鹅卵石路上,老街的破败随处可见:一些老屋已经倾倒,只剩下刻着花纹的木结构彰显着往日的辉煌,穿过吊栋阁下到青弋江边,可以看到沿江的吊栋阁数千条支撑的木结构,就是靠着“千条腿”支撑起了沿江数百米长吊栋阁。钻进一些已经损坏的吊栋阁,可以看到房间里的地面,一半是泥土夯实的地面,还有一半则是悬空在江边木质的结构。
村民:无人居住是主要原因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是重要的水运码头。”67岁的董卫国至今还住在吊栋阁里,他是土生土长的章渡人,在吊栋阁里已经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时间。
“从小在这儿长大,后来公路修通了这里才渐渐地没落。”董卫国告诉记者,之所以会把房子的一半建设在江边,可能是那时候老街的另一侧已经建设好了房子,后来再沿江盖房子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土地,最终只有把一半的房子建设在江边。“这下面的木撑一般二三十年就需要更换,哪根坏了就换哪根,上面的房子牢固着呢。”
“听老人们说,古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江边吊栋阁则在明代开始兴建,数千年来都没有太大的破损,这些房屋的主要损坏还是发生在2008年以后。”在章渡村当了二十多年老支书的董光铸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的发展,老街上居住的人越来越少。“老房子还是得有人住,有人住有个漏水什么的会及时的维修,但是如果没人住得不到及时的修缮,往往几年时间房屋就会腐朽倒塌。”
据了解,之前曾有一个外地旅游公司准备前来开发,但因为资金不足,对老街的保护和开发就中断了。加上很多居民搬到了镇上的新房甚至泾县的城区,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很多房屋相继坍塌了。
修缮:4月份即将开工
“到章渡的游客其实不少,很多都是在路过的途中,听说有这样一个古镇,来看了一圈就走了,能留下的游客并不多。”分管旅游的云岭镇副镇长李显华告诉记者,章渡古镇离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不远,加上又在到桃花潭、查济的必经之路上,来游玩的游客也不少,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让游客消费的地方。下一步镇政府准备在古镇附近筹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和旅游公厕等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我们则是做好给游客的服务工作。”
该镇分管城建的副镇长高姗告诉记者,章渡古镇纳入国家传统古村落的相关项目资金已经全部到位,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维修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我们将对章渡古镇的老街药店和大夫第两栋具有典型性的古建筑进行修复。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对老街的鹅暖石道路、古河岸的洗衣埠等项目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预计工程将在4月份开工,在年底前结束修缮。”
保护:文物保护任重道远
“对章渡古镇的保护我们一直在努力,2016年4月章渡古镇成功申报了泾县文保单位,11月又纳入了宣城市文保单位。”李显华告诉记者,去年章渡古镇在县市两级文保单位申报成功后,目前他们又在马不停蹄地准备材料,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争取更多的资金用来保护章渡古镇。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共争取到了2.5亿的资金用来保护我市的国保单位和省保单位的文物,通过这些资金我们抢修了一批破败相对严重的重点保护文物,确保了这些重点保护文物的安全。”市文物局局长刘政告诉记者,由于古建筑的维修成本较高,古建筑维修资金往往也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对于像章渡这样既不是国保单位也不是省保单位的古村落,我们除了加紧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希望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维修资金以外,还通过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这样的方式,来争取经费进行维修,这些古村落和古建筑是我们皖南文化的底蕴,保护它们刻不容缓,文物保护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