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三坊所指的就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则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
众所周知,盛唐之际,福州已然为成为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宋之时,中原人民曾有过大规模的南迁,到达福州的中原迁客亦不在少数,择地拓居,就有不少的士大夫、文人雅士营居于三坊七巷一带。就其建筑平面鸟瞰,所谓“三坊”和“七巷”,是傍南街而形成的,其街区以南后街为轴线,东依南街,自北向南横到“七巷”,而西片则组成“三坊”,形成了以南后街为中轴的“非”字形构筑街区。街区里的明清建筑遗构,保留了福州地方建筑的风格,同时又有历代名流俊贤的故居于期间,为福州人文荟萃之地,因而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于1988年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文儒坊,原名山阴巷,又名儒林坊。宋代国子祭酒郑穆居此,里人学风渐盛,后改名为“文儒坊”。坊里先后居住过名人贤达不少,著名人物就有明抗倭名将张经;清雍正武进士、历任福建提督、台湾总兵、九门提督甘国宝;清咸丰进士、螺洲陈氏“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之冠首陈承裘;民国《福建通志》主编陈衍,以及清举人何振岱、著名法学家柯凌汉、福州旧时工商巨贾尤贤模等人。
光禄坊,坊内因有“光禄吟台”题刻而名谓之。宋熙宁元年(1068),光禄卿程师孟知福州,除弊兴政之余,会常住坊内“闽山保福寺”游吟,圭僧镌石“光禄吟台”以记盛事,师孟亦有诗咏:“永日清阴喜独来,野们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清时,林则徐亦喜游吟台,曾于此放飞了一只白鹤,后人勒石“鹤磴”以记林公美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郁达夫来闽期间,曾居于光禄吟台旁刘泉花厅。
杨桥巷,原名登俊坊,是七巷中最北端的巷子。巷西通杨桥而俗呼为杨桥巷,古代南后街灯市以杨桥巷是负盛名,有诗“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为赞。民国年间,巷内居住了著名“台湾林”财团要人林尔康、林文坊等,还有多家银行设立于此,故享有“财神街”之誉。巷里的六十八号宅院,曾有林觉民和冰心先后居留过,今辟为“辛亥革命纪念馆”。
郎官巷、宋代刘涛家居此间,其数世皆为郎官,故而得名。宋元丰年间,陈烈居巷中,曾作《灯诗》讽太守刘瑾索彩灯之酷,名噪一时。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晚年亦居此巷,他的孙女华严就诞生此间。华严曾作《郎官巷里的童年》,记述往事颇详。今巷口有楹联,题曰:“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旧称修文巷,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属辖琅琊安远使在此曾建木构育王塔,主“文运兴盛”,故宋代陈肃改称其为“兴文巷”,不久又改作“文兴巷”。南宋后塔圯,迄至清时,人们在巷内砌造一方小塔,以为纪念,并习呼之作“塔巷”。
黄巷,晋永嘉之乱,中原南渡迁。客黄氏来此聚族而居。至唐代,崇文阁校书黄璞居巷内,建有“黄楼”,“黄巷”由此而名焉。宋、明、清三代,这里是当时社会名流和文化名人集居地,一度改称“新美坊”、“新美里”。有清一代,就有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以及名士梁章钜、郭柏荫、陈寿祺、赵新等在此间住居,传留下诸多美好的话题。
安民巷,相传唐末黄巢又军入闽,军至此巷时,曾出榜安民,于是有“安民巷”之谓。宋元之间,屡有更名,但“安民”一词却深入民心,传承迄今。宋代名儒刘藻、太宰余深等先居择居巷中,及至现代抗战时期,新四军曾在此设驻福州办事处,今居址仍在。
宫巷,旧名仙居,巷内修筑有“紫极宫”,巷口留有“古仙宫里”石刻,故称“宫巷”。这里曾住居过清代船政大臣沈葆祯、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等人。
吉庇巷,俗谓“急避巷”,故称“魁辅里”,相传宋状元郑性之曾居此间,少时贫乏,受屠户欺凌;高中进捷后衣锦还乡,缚杀屠夫,一时惊煞邻舍,疾行超避,<闽都别记>载有这段故事,遂有“急避”之谐。至明代方才改作“吉庇”巷名,取意“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习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