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中断近千年的贯木拱技术 王澍超轻村项目

日期:2016-10-17     来源:www.99gujian.com    作者:99古建    浏览:217    评论:0     标签:古建技艺
核心提示:王澍近年的建筑实践中,轻型木构架成为他的常见设计手法,通过小尺寸的木材搭接实现相当大的跨度,非常巧妙;而且木材之间不是刚性连接,而是铰接,有些地方甚至仅利用摩擦力搭接,非常易于拆卸和复用。
王澍近年的建筑实践中,轻型木构架成为他的常见设计手法,通过小尺寸的木材搭接实现相当大的跨度,非常巧妙;而且木材之间不是刚性连接,而是铰接,有些地方甚至仅利用摩擦力搭接,非常易于拆卸和复用。这种技术是王澍的原创吗?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


故事要从六十年前说起,1953年《清明上河图》历史上首次对公众展出,桥梁学家唐寰澄注意到了画中的“汴水虹桥”,不是一般古画中的石拱桥和木板桥,而是一座轻巧美丽的木拱桥,“一片霞光,使人眼亮”。


 
 

后来唐寰澄展开了研究和计算,证实这种木拱技术是可行的,画中的桥梁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界都认为这种木拱桥已经失传了,因为从宋代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拱桥再建的记录。

直到70年代末,文物工作者在浙南和闽东北地区再次发现了同一类型的木拱桥,到1980年,桥梁专家们终于确认北宋盛行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此后,这种木拱技术得到了桥梁界的关注,王澍也是从中得到启发,并将这种技术用到了自己的建筑实践中。

每栋临时房屋是由大约400根木条、少量铆钉和风钩组成的“临时建筑”,通过在顶层铺上透明有机板,可以实现遮风挡雨,一个单元内可供四口之家生活。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古建青瓦的魅力尽显中式建筑婉约美

下一篇:古建法云寺疑遭修复性破坏 千年古刹被随意拆除丢弃

 
 
更多>墙裂推荐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