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是人类最早的聚落,村里的一砖一瓦,每一个建筑构件都体现着人们的所思所想,凝聚着一方水土的独特内涵和一方人的性格特征。地处太行之巅的长治县,伴随着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涤荡,沉淀出一个又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村落。
荫城镇琚寨村,就是隐藏在这万花丛中的一枝独秀,将长治人的性格从远古一直保存至今。
游客游览玉皇观
小小村庄透出精秀之气
琚寨村不是特别大,却非常干净,村口的玉皇观高高耸起的两个塔楼默默诉说着时光的变迁。记者一进村就被村庄里精美的古建筑吸引了。
登上玉皇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砖雕九龙壁,龙身凹凸有致,栩栩如生。市博物馆古建筑专家杨巧灵介绍说,这座九龙璧是明代风格,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雕刻精致,而且琉璃光泽鲜亮,虽历经数百年,仍不失风采,而玉皇观正殿的梁架则是明显的元代遗构。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记者得知,琚寨古名“凤凰村”。玉皇观中的碑碣记载:“雄山古心正之,铮铮环海胜地,唯上党之险峻,列土分封独凤凰,安孰是为记,凤凰村之古名也。”此碑刻的年代和时间虽无明确标记,但廖廖几句碑文却明示后裔:琚寨古名凤凰,位于上党险峻之地。
从玉皇观出来,记者一路打听,来到贾家宅院,它真正的主人是当地的名医。贾家宅院始建于明代,现存五座院落,还有一座四层高楼。虽是行医之家,但是从残存的院落里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门庭、窗棂、斗拱,或是木雕、石刻,还是砖雕,都透露出一股儒雅、精巧之气。贾家高楼的门很小,却是长治特有的铁裹门,铁皮尽管锈迹斑斑,但那股精巧之气依然长存,默默地诉说着荫城铁货在明清时期扮演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主角,创造出“日进斗金”的商业奇迹。
还有那让人看一眼就终身难忘的花厅窗棂。小小的木制构件镶嵌到房檐之下是那么的巧妙、合适,一座院落就因这一小块精致的木雕有了让人流连忘返的资本。
看到眼前的贾家宅院,让人不禁联想到长治县经坊村陈家大院独具匠心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杨巧灵说,长治的建筑特色和荫城铁货的畅销有关,和精益求精的潞商文化有关……富甲一方的先人更看重建筑的精致程度,可以小,但一定要精。
贾家高楼
贾府宅院深藏文化底蕴
贾家宅院地处村子中央,记者刚到大门口,就看到了门楼正中上方悬挂着砖雕的“耕读医馨”四个大字,传递出主人对耕种、读书和行医的重视程度。
已过花甲之年的贾世华就是贾家的后人,至今仍居住在大宅院里。他说,贾家的祖先从明朝开始行医卖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不管天气多么恶劣、道路多么难行,如患者需要,都要出诊,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贾家宅院一进六院,整体布局为主院带偏院,每一院都特色鲜明,分工明确,院中有院,门内有门,厅堂楼阁,错落有致。进入大门,正前方的地面上铺着一幅用砂石雕刻而成的阴阳八卦图,直径达3米左右,图案清晰、雕刻精致,既含有风水之意,又将中医阴阳和谐的宗旨展现出来,表明了主人的身份。沿着八卦图正前方的石甬道就进入了第二院,院门左右放置青石石礅,进门之后,有三间南厅房,一间西耳房,东西房各两间,北中位置,为五步台阶式的一座仪门,上有木雕、砖雕,雕刻栩栩如生,显示出主人的品位和喜好。穿过仪门,是第三院,正房三间,房顶因年久失修坍塌不少,但是大梁上的画梁仍在,那些寓意吉祥的四季花卉、五福捧寿、富贵牡丹等图案依旧清晰可见。
第四院和第五院是两个对称的小院。在第四院的过厅门楣上,刻有“唯耕唯读”四个大字,这就是贾家的祖训,让后人将耕作和读书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从四、五院出来,便进入第六院,这一院也是贾家宅院的标志性建筑——贾家高楼的所在地。这座高楼有四层,高约二十米左右,结构坚固,差不多有现在的五层楼那么高。顶层的东西和后墙共有五个窗户,二、三层各有拱形窗户三个,一层两窗户间有一拱形门。尤其独特的是,进入高楼的门扇被铁皮裹着,上面钉满密密麻麻满是锈迹的门钉。
杨巧灵解释说,贾家高楼是贾氏先祖为避兵匪特别修筑的高大建筑,能够完整保留下来实属不易。更加难得的是,高楼的“铁裹门”是非常独特的,充分反映了当时荫城铁货技艺的高超水平。
上世纪50年代,琚寨村“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事迹”引起了人民作家赵树理的关注。1952年至1960年,琚寨村成为赵树理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的一个窗口。他深入生活,寻找创作素材,先后以琚寨村的人物原型创作了《锻炼锻炼》和《五里坡》等小说。他还建议琚寨开渠引水、植树造林,并修改创作了泽州秧歌剧《开渠》,将其改为上党落子进行汇报演出。
2009年,赵树理文学研究基地、赵树理旧居、赵树理塑像在琚寨村揭幕,为这座历史悠久的村庄注入了更加浓厚的文化底蕴。
取财有道饱含潞商精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潞商不管是经营铁货生意,还是涉及其他领域,保持不变的是其对信誉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行业技艺的精益求精,这种严谨治商的态度一直贯穿在潞商的性格之中,成为潞州商贾文化的一大特色。
说起商贾文化,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琚(也作璩)家最具代表性。琚家老祖先带领“七十二人下江南”的故事,在琚寨可谓是妇孺皆知。琚寨距“铁府”荫城不过五里,村里以生产铁货为生的家庭作坊非常多,尤以盛产耐用、不易生锈的“荷花钉”享有盛名。琚家利用这一优势,组织村中的青壮年劳力不断摸索,提高铁货的易用性和耐用性,做起了贩运铁货的生意。他们靠肩挑、背扛、车拉,把质量上乘的铁货运往南方,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时代,琚寨人依托诚信保证着货物的质量和交货的日期,用良好的信誉攫取了第一桶金。
建立了品牌名声之后,琚寨人增开了多家铺号,由单一的铁货专营,逐步转化为多种经营,琚家的生意越做越大,社会声誉日益抬升,许多慕名前来订购铁货的商贩竟然不知道原本的村名,只知道是琚家人居住的村寨,久而久之,凤凰村就变成了琚寨。正如《长治市地名志》记载:“凤凰村中琚姓大户人家于江南做生意,财势极大,为官江南,后便以琚姓打头,取寨堡坚实之意,更改名为琚寨村至今。”
琚寨商人的成功,和他们的经商理念密不可分,那就是守信诚信,履行信义,做事先做人。或许这也是潞商文化的精髓吧!
翻开历史,那些人和事早已变作一行行文字、一段段故事为后人传诵,但琚寨村留下的古建筑群像是一位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虽然青春不再,可是风骨犹存,诚实守信的性格不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长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