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园林院”)创建于1953年6月19日,是国内最早拥有风景园林甲级设计资质的单位之一,同时拥有建筑工程乙级设计资质和园林工程总承包资格,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配有规划、园林、建筑、结构、设备及电气、概预算等专业,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综合设计实力。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民风与时代浑然一体,人文与环境相映成辉”的企业文化,塑造了“重科研、树精品、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
北京园林院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社会和历史重任”为己任,把艺术和技术完美融合、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专注于现代园林设计中文化的传承与表达的研究,注重生态理念与新技术的运用,积累了大量绿地系统和风景区规划、公园绿地、公共建筑和酒店环境、道路绿化以及城市广场、园区与居住区环境、建筑(仿古建筑及景观建筑)等方面的设计经验。同时,北京园林院在生态修复及海绵城市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成果遍及国内外。包括德国柏林得月园、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环境整治、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国国家大剧院环境景观设计、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公园建设工程、首都机场T3航站楼绿化工程、长安街沿线景观设计以及历届天安门、长安街节庆花卉布置设计、多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园林博览会北京园设计等。这些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行业级、省市级优秀设计奖,累计达到180余项。此外,还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订,自行研发的园林规划设计软件在行业中应用广泛。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体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河湖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型城市。实施低影响开发城市建设,有效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削减城市径流污染,复兴城市水文化。而城市园林绿地作为“海绵体”,是海绵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北京园林院作为国内最早拥有风景园林甲级设计资质的单位之一,一直致力于生态修复、绿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多年来,该院依托实践,注重科研创新,成立了生态与水环境研究中心,并与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合作,在海绵城市建设研究、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率先参编国家技术指导文件主编地方标准
近年来,北京园林院在全国率先参与编制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主编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印发的《北京市园林绿地雨水控制利用工程设计指南》;参与编制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印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用手册》;正在编写国家标准图集《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北京市地方标准《集雨型林地、绿地建设工程设计规范》等。参与海绵城市国家、地方技术指南、建设实用手册、设计标准、标准图集的制订,既反映了北京园林院的科研实力,又为该院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标海绵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项目
北京园林院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项目招投标上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河北省迁安市作为首批通过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评审的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15年12月中旬至2016年1月初,北京园林院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参加了“迁安市2015年~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建筑小区和绿地公园类)设计(三标段)”投标。经过与9家大型设计单位公开竞标,联合体突破重围,成功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