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这栋珍贵的古建筑目前正在进行修缮,将根治其长期存在的漏雨问题。还有市民希望,这栋长期“养在深闺”的古建筑能够早日对公众开放参观。
熟悉南京历史的人知道,在从唐代到清代的大部分时间内,南京市区分为上元、江宁两个县。
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之前,如今南京市区的大部分区域叫做江宁县。上元二年,江宁县更名为上元县。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吴天佑十四年(917年),又从上元县划出一部分,另外设置江宁县,两个县以内秦淮河为界。这个格局维持了将近千年,直到1912年民国成立,上元县撤销,全部并入江宁县。
根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上元县治,也就是县衙(县政府)所在地,就是现在的白下路101号,当时的地名是“升平桥”。
上元县衙建筑原有房屋170间,但现在仅存大堂一座。据文物资料记载,这座大堂为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已经以“白下路清代建筑”的名称,被公布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修缮重点要根治漏雨
上元县衙大堂坐北朝南、小瓦屋面,前有抱厦,上挂“礼堂”二字匾额,距今已将近150年,曾一度年久失修。记者近日了解到,这栋南京仅存的县衙建筑,四周已经搭起了脚手架,开始整修。
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元县衙“年事已高”,屋顶一直存在漏水问题,文物处副处长张国祥说:“漏雨的部分主要在东北角,所以产权单位向我们申请修缮。另外,还要做一些日常保养工作。”
张国祥介绍,此次修缮要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比如,传统工艺中的“望板”、“望砖”就要保留、缺失的则要恢复。望板和望砖是木结构房屋特有的组成部分,平铺在屋顶椽子上面的木板叫做望板。望砖则是铺在椽子上的薄砖,用以承受瓦片,阻挡瓦楞中漏下的雨水,防止透风落尘,并使室内的顶面外观平整。
修缮中还加进了一些现代工艺,张国祥介绍,主要是加入了一层防水层,夹在里面,外面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不影响古建筑外观,同时又起到防水作用。张国祥说,在修缮之前,文物部门已经对上元县衙进行了结构检测,发现这座老宅保养得还是不错的。
市民盼早日对外开放
随着修缮和研究的深入,上元县衙的历史价值也不断被发掘出来。专家告诉记者,上元县衙不仅是南京仅存、江苏省内少见的县衙建筑,在南京的近现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1912年,黄兴夫人徐宗汉曾奉孙中山之命,利用上元县衙创办“第一贫儿教养院”。上元县衙还保存着一通贫儿院创办缘起的纪事碑。
1931年2月至10月,时任中共南京特委书记兼组织部长的李耘生化名李涤尘,进入贫儿院任历史教员,并在院内创建了中共党支部。
上元县衙具有较高文物价值,负载着很多和南京政区沿革史、南京近现代史有关的故事。但遗憾的是,目前该建筑位于白下路某单位大院内,并不对外开放。市民张先生说,他希望上元县衙修缮完毕后,应该适度地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南京市民了解这座古建筑。
多知道点
南京为何会有县衙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在大部分朝代,南京都是行政级别很高的城市,为什么在古都南京,也会出现县衙呢?
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古代的县是较为基层的行政单位,在县以上,还有郡、州、府等。
早在秦朝,南京地区就设置过溧阳、秣陵、丹阳、江乘、棠邑等县;汉代设秣陵、胡孰、建业等县;从西晋一直到隋朝,南京地区设置的县(包括侨县)在内,多达十几个。唐朝形成上元、江宁两县同城而治的并存局面后,两县以上还有更高级别的政区单位,治所也设在南京城内。
比如,宋朝时,南京被称为江宁府(南宋时改为建康府),江宁府下辖江宁、上元两县,府治(府衙)和县治(县衙)都在南京城内;明朝,南京先成为首都,后来被降为留都,在南京城内,依然有上元、江宁两个县衙。
清代,南京城内为上元、江宁两个县,两个县属江宁府管辖(江宁府衙在今南京一中附近),江宁府由江宁布政使司管辖(江宁布政使司衙门在瞻园); 江宁布政使司由两江总督管辖(两江总督署在今长江路),这就形成了县衙——府衙——布政使司衙门——两江总督署四个不同级别的行政机构,都在南京城内的景象,凸显了南京城重要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