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白马山久福寺日前毁于一场大火。不少网友留言痛惜千年古寺被毁的同时,也提出久福寺年久失修、存在消防隐患未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等问题。
古寺之类的文化古建大都以木质结构为主,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脆弱,甚至是“零消防”,已成为其致命“硬伤”。近年来,不断有文化古建毁于一炬,令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毁于一旦,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为文化古建搭建“防火墙”,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文化古建消防“致命伤”主要存在于用火用电用气不规范、灭火设施不足、管理职责不清等方面。当前,大多数文化古建周围缺乏灭火设备,建筑中也很少增加现代建筑消防设施,造成无消防水源、无消防车救火或有车无路、有水无设施的尴尬局面。一旦发生火灾,只能是用“远水救近火”。能够用于救火的多是一些轻便灭火器、消防桶等简单的灭火设施,但这些设施对于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的火灾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笔者呼吁,各地要尽快改善文化古建的消防安全环境,做到有备无患。要开辟消防通道,最好是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要做好消防水源建设,设立消火栓,确保每幢文化古建都在消防栓的保护半径以内。要增加消防设备,有条件的可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当然,也不能只依靠管理部门,还应组建志愿者巡逻队,定期对文化古建进行“体检”,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