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宅藏闹市 四合院里有洞天

日期:2016-01-05     作者:99古建    浏览:145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如今,很多古宅湮没在了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中,但在宜阳县城关镇的繁华商业街,还保留着一处占地近400平方米的清代民居。这处民居是辛亥革命时期烈士于化卿的故居,2013年,宜阳县政府将于化卿烈士故居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晴朗冬日,午后阳光正好,我
百年古宅藏闹市 四合院里有洞天


  如今,很多古宅湮没在了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中,但在宜阳县城关镇的繁华商业街,还保留着一处占地近400平方米的清代民居。这处民居是辛亥革命时期烈士于化卿的故居,2013年,宜阳县政府将于化卿烈士故居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晴朗冬日,午后阳光正好,我们驱车来到宜阳县城关镇解放西路,于化卿烈士故居就位于这条商铺林立的街上,被左右商铺包围着。民宅的临街房已经重修过了,是一座现代模式的二层砖楼。但跨过这个小楼,一个古朴的四合小院便跃然眼前。

  典型清代四合院

  四合院坐北面南,面阔三楹,南北长30余米,东西宽10余米,总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由街房(新建砖房)、东西厢房、上房组成。

  走在已破损的方砖铺的过道上径直往上房走去,青石砌基,檐额雕饰。“大概建于清代吧,没人知道这房子的具体‘年龄’,有我父亲的时候就有这房子了,他也说不清楚这房子到底建于哪一年。”现年78岁的于振,是这处故居目前的主人、于化卿烈士的侄儿,因为于化卿烈士后继无人,所以由他继承了这处故居。

  在于振夫妇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于化卿烈士故居。

  街房有两层六间,属现代砖木结构;东西厢房各三间,属近代翻新仿清式砖木结构,青瓦覆顶建筑,面积60余平方米;上房(主房)三间,进深11余米,阔10余米,脊高近5米,属清中期砖木结构,出檐硬山立架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

  据于振提供的相关文件显示,因这处故居较高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宜阳县政府已于2013年将其列入宜阳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

  方砖铺地又盖窖

  上房里,铺地方砖、黢黑泛着油光的脊柱和房梁,诉说着这所房子的久远历史。上房三间目前是于振夫妇的主要生活住所,室内敬挂有于化卿烈士及其夫人、母亲遗像。

  而在主房的前檐东墙下,存放着青石质碑刻6块,其中两块合一的碑为于右任亲题的“于化卿烈士之纪念碑”,另4块为记述于化卿烈士生平事迹的碑铭,全文1200余字。

  于振老先生指着故居主房前檐及中堂的位置,告诉我们这些位置原来挂着名人题匾4方,但现已不存。

  表面上看,这所古宅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四合小院,规模不大,也没有什么很精美的装饰,但这所古宅的独特之处不在地上,而在地下——这所宅子竟然有个地窖!

  在于振夫人姜红的指引下,我们通过东厢房靠近上房位置的一个地道,进入东厢房下的地窖。

  地窖很宽敞,正好位于三间东厢房下,地窖门是拱形设计,青砖拱券,地窖内的墙由青砖砌成,黏土地面,面积约30平方米。姜红介绍,这个地窖建于何时并没有记载,但这里是家人储物和乘凉的最佳选择地。

  地窖是为战乱时逃难避险,还是只为冬暖夏凉享受生活?没有答案,我们只有站在地窖门口遥想:当年这个四合院里也曾人丁兴旺、孩童们争抢着钻井地窖躲猫猫并不时发出嬉笑声,那童真的嬉笑声还在地窖里不停地回响……(记者 冯莹雅 通讯员 田义伟 文/图)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兰州艺人复原敦煌古建大佛寺

下一篇:一幅长卷见情怀——忻州古建园林专家齐双未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