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记者走进平江实验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成殿和殿旁的十八株古银杏。据校长潘娜介绍,平江实验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咸淳元年,这儿曾经是长洲县学的所在地,眼下的古建、古木就是当年的遗存。

迈入殿内,玄关屏风上“凤起蛟腾”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沿着殿内四周古色古香的“回字形”长廊,可细细品味这所老校的历史。只见关于校史沿革、校史人物等的介绍图文并茂,古砖古瓦、古碑文、清代名录、民国教具等实物一一陈列,细细看过去,学校的历史便清晰而又生动地展现在眼前。馆内建有现代化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的屏幕展现着学校的日新月异。驻足屏前,记者看到了该校的“对话”教学课堂,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德润·大成”德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小荷艺术课程等;看到了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学生兴趣小组活动……
参观完校史馆,来到大殿正中的“德润讲堂”,记者顿时眼前一亮。这里的布设参照古代的学堂,正前方是块匾额,上写“德润讲堂”,讲台下是成排的长桌长椅。潘校长告诉记者,讲堂名中的“德润”来自校训“德润文光”,这里可同时容纳百余人听课,今后校内的讲座、公开课都会在这里举办。“在古代县学遗留下来的大成殿中开办现代意义的讲堂,既是对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又是对这座古建的最好保护和利用,环境也能育人,相信在这里讲课、听课的师生更会有一种传统文化的浸润感。”潘娜说。
目前,大成殿已成为平江实验学校师生重要的教学和活动场所。开学时的一年级新生入学礼、最近的苏派课堂展示等都在这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