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佛山10大精彩传统村落评选活动之走读传统村落活动走进高明,探访荷城阮埇村、榴村陆家和明城深水村。30多名市民观察员和市民代表在村民讲解带领下,在村落保护、研究和开发上展开探讨和交流。
走访村落
在三百岁古榕下话家常
“村名叫‘阮埇’,是因为村里的地形就像乐器‘阮’吗?”“有这么一层意思,因为阮埇四面环水”。——当日上午,阮埇村七旬村民区汝彬带领走访团参观,参与探访的市民纷纷询问起阮埇村的趣闻轶事。
市民观察团在高明荷城阮埇村古榕树下,听取村中老人讲解。
作为佛山特色古村落之一,阮埇村文人名士辈出,明清特色建筑成群,其中又以阮北坊“八大家”最有名,曾创造出“十三间房子同时上梁”的佳话。市民代表还探访了阮西坊古民居群,大夫区公祠,古金库、古围墙、古巷道、古书院、古私塾、古桥等。
而村民在三百年古榕下闲话家常,在古朴的宗祠里摆喜酒,更是让市民代表感叹村落民风淳朴,生活悠闲。他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把一幕幕村落生活场景记录下来。“这是我见过最古老的榕树了,姿势独特向外伸展,希望可以好好保育下去。”市民黄秀美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机为榕树留影。
相比起阮埇、榴村陆家,建村约240年的深水村是三个村落中规模最小、最年轻的一个。13间(原有15间)规格相似的清末古屋分为三排,整体布局整齐,棋盘状排列,规划出一条条规整有序的巷道。而屋中留空的屋顶以及天井的小水闸,让市民赞叹见识到了先人先进的采光和排水智慧。
前日,市民观察团成员在深水村村道中拍摄记录。
阮埇村古建筑群中掺杂有新建房屋,而深水村则几乎全清一色一层房屋,少见新。“我比较喜欢深水村这种没有翻新过的、原汁原味的村落,可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首次参加古村落走访的摄影发烧友邓小姐前日拍个不停。有市民观察员建议,应针对现存情况不同的村落,邀请学术机构为其量身打造活化方案,避免千村一面。
挖掘内涵
应弄懂隐含的宗族文化
在实体古建筑之外,村落宗族文化是走访团另外一个关注点。在榴村陆家,村中现存的7座前门楼:“五福里”、“兴仁里”、“仁厚坊”……个个起名讲究,体现儒家和谐思想,受到不少市民代表称赞。据了解,陆家族人勤俭孝悌,诗礼传家,至今依然秉承“鹅湖世泽,锦石家风”的祖训。
随团走访的市民观察员、顺德职院副教授周彝馨长期关注古建筑文化,对隐含的宗族文化尤为关注。“古时村落里就算只有一个家族,不同坊的人多少还是会发生一些矛盾,宗族为了化解这些矛盾,直接做法就是在建筑名称命名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灌输和引导”。她表示,要推行古村落活化取得效果,先要弄清楚赋予在实体建筑上的这些虚化观念和文化。
齐齐行动
热心村民主动记录村史
当日为到村里探访的佛山日报古村落走访团作讲解,区汝彬老人已数不清是第几次为外来探访者作讲解。“每次有人都是他来讲解的,说得既详细又清楚”,上秀丽村委会副书记区细雄说,彬伯退休后,一直热心参与村务,还参与阮西坊新祠堂的设计。
当日,彬伯一手手持“大声公”为走访团讲解开路,一手挽着自己的文件包。包里装着他积累数十年收集整理而成的阮埇历史资料《阮埇扫说》。走访团离开之际,彬伯还不忘拿出这本独家笔记与市民代表分享。“图文并茂,剪报、手抄都有,字也写得很好。”市民观察员、佛山市委党校人事部副主任陈小文赞道。
这本独家笔记作用可大了。“我是怕自己忘记,所以就把收集到的史料还有村民跟我说的都记下来,除了日常村里事务要参考到这些资料,还可以用这本笔记跟外人分享阮埇村。”区汝彬说。
陈小文认为,为将村落活化计划落到实处,除了靠行政推动,还有一个群体的作用不能忽略——村民。经过走访发现,像彬伯这样的热心村民在高明不在少数,但普遍年纪偏年长。而不少村落也自发组织记录村史的行动。
在榴村陆家,4年前,高明部分陆氏宗族成立了“留淳村(榴村)陆家陆氏文物考古研究组”,专门负责收集和研究村中历史,成员有9人,最年长的已有80岁。今年67岁的村民陆世孙是成员之一,自从2009年回村定居后,他就开始陆陆续续协助收集和整理本村史料。
有市民观察员提出,目前村民对村落资料的收集编纂多数还处于“自娱自乐”的阶段,要让村民参与到本村古村落开发和活化工作,才能帮助传统村落活化计划真正落地。
观察村落市民观察员黄金凤:
注重人情味 才能延续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的活化,不能简单地当作一个新规划或旅游项目,而是要结合村的历史、风俗、生活习惯等有价值的东西,咨询专家的建议,综合村民的意见,让村子变得更有人情味,让文化价值得以延续。如阮埇村的小商业街,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在这里吃早餐聊家常,非常有意思。
市民观察员刘朴:
不同村庄 有不同活化模式
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活化模式,而不只是局限于经济手段。比如,空心村应先吸引人员(包括外出的村民)居住,有人气的可通过商业手段引入本土文化的节目等,循序渐进。
就阮埇来说,古建筑群较为碎片化,要活化有点难度,但民风依然很淳朴,这是亮点;榴村人少,但修葺古建筑、寻找宗亲等,已是活化的行为。
市民观察员陈小文:
只要有人气 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有人气,一切皆有可能。高明区传统村落的活化首要解决的是人气问题。政府可以考虑采用对保持古建筑原貌、居住其中的村民进行资金奖励的方法,吸引外流人口,保住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