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宁区,提到“九十九间半”,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杨柳村古建筑群,其实,位于青龙山脚下佘村潘氏住宅也同样被称为“九十九间半”。如今,杨柳村古建筑群已经建成江宁区民俗博物馆,而潘氏住宅虽然同为文物建筑,现状却有天渊之别。这几天持续的暴雨过后,有居民向我们反映,由于长期无人维护和修缮,该建筑内残垣断壁岌岌可危,似乎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残垣断壁一片狼藉老人提醒小心坍塌 昨天中午,雨势已经停了,记者来到了离佘村水库不远处的该明清古建筑群,在村口不远处,竖立着一块“佘村明清代建筑群(潘氏宗祠)”的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记者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社区的办公场所,外观古朴,内部也是完好无损。不过,再向前走十几米,边上是另外一处潘氏住宅的文保建筑,从外观上看似乎有模有样,有的门还装上了铁门和锁,似乎里面就是幽静的古宅。不过,当记者从一个侧门进入古宅,便被里面的景象所惊呆,边上的小屋子里,堆满了各种损坏的床板电器等生活用品和垃圾,继续往前走,侧面有的墙体已经出现了坍塌,抬头望去,已经有屋檐瓦片掉落,头顶出现大片的空洞。 顺着一个早已经没有了天花板的横梁还斜跨在墙体和地上的过道,这里的院子里满是高过膝盖的杂草,满眼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穿过大厅来到最后一间房屋,这里的屋顶已经塌了一半,砖瓦碎落在地上。 一位老人走进院子,得知记者来意,老人叹息了一声,告诉记者:“好多年了,也没人来修一下,你看这样,下完大雨更危险了,你要小心,这里随时会塌。”前几年这里还住人,但是由于近年来房屋持续受损,住在里面的人也陆续搬出。 修缮方案已完成要打造成博物馆 据了解,2013年1月的《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保护规划》中指出,佘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村中的潘氏住宅将来有望打造成一处建筑艺术博物馆。 江宁区文物部门负责人李晓静则表示,将来潘氏住宅的打造将融进江宁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还会与附近的东吴上坊大墓,一起打造成一条旅游线路。 “其实,潘氏住宅的修缮方案,已经由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但迟迟没有开工,主要问题就是产权问题。”李晓静说。 据悉,潘氏住宅房屋产权的绝大部分分属近30户潘氏后人所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是一处地主庄园,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时分配给潘氏族人,也是潘氏住宅房屋权属的最近一次合法认定。产权关系复杂,相关利益人众多,产权人对该古建筑的产权处理及修缮意见不统一。 另外就是一个资金问题,根据相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修缮的费用由谁出,如何筹措,也令人头疼。李晓静说,只要条件成熟,文物部门当时会尽快推动修缮工作的展开,而修缮中则会始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快改变这一建筑群破败、岌岌可危的局面,使得潘氏住宅“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