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古建网
龙舟竞渡 狮王争霸 创意包粽 婚纱走秀
南北狮王争霸,包粽比赛重创意,龙舟赛激情开锣,婚纱秀美丽上演……昨天上午8点,2009年沧浪区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在古胥门百花洲公园拉开序幕,用一场场民俗文化大餐纪念吴地端午的始祖、苏州建城功臣伍子胥。
南北狮王大比拼世界冠军来点睛
上午8点,胥门吴地端午盛典被两对狮子“点燃”期待:一边是两只形态酷似真狮、憨态可掬的北狮,一边是一红一白、造型艺术的南狮。我市首场南北狮王友谊争霸赛在锣鼓声中如期开场。
南狮来自上海锦鹏醒狮团,北狮则是我市颇有名气的百花洲龙狮队。苏州籍世界举重冠军唐卫芳与沧浪区区长陆春云分别为南北狮王“点睛”:把朱砂点在狮的眼睛上,象征着狮子被赋予了生命。
精彩的舞狮表演开始了。
当电影《黄飞鸿》中的南狮表演真实上演时,苏州观众着实眼前一亮。一红一白两只色彩艳丽的南狮跟着喜庆热闹的狮鼓节奏起舞,白狮一边跳跃走着梅花桩,一边时不时回头与身后跟随的红狮嬉闹玩耍,显得十分任性可爱,令在场的观众忍俊不禁。在又细又高的梅花桩上,白狮来去自如、轻松翻腾,台下的观众则为它捏了把冷汗,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狮的动作,神情跟着鼓点一起渐渐紧张起来。“好!”当白狮飞腾一跃跳上最高的梅花桩时,观众们齐声喝彩,现场掌声雷动。“超精彩!”“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表演!”观众们一边鼓掌一边还不忘跟身边的朋友交流,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龙舟竞渡环城河选手“山寨”精神专业
今年参加龙舟邀请赛的代表队共有21支,分别来自沧浪区各部门、街道、企业、学校,以及金阊区、高新区等地。各个代表队队员身着统一服装,举着写有名称、“中国”味十足的复古彩旗,喊着口号在主席台前一一亮相。短暂休整后,21支队伍分成7组分别进行初赛,胜出者进行复赛角逐。 21支队伍都是清一色的“山寨”,选手们都有固定的职业,划龙舟比赛对许多选手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即便如此,他们在参赛时都表现出了专业的精神。
苏州市第十中学代表队是参赛的唯一学生队伍。鼓手、舵手、八个主桨以及两个替补都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平时体育成绩优异的他们虽然还未成年,但划龙舟的架势一点都不比其他队伍逊色。陆晟是十中代表队的鼓手,引领着整个龙舟的行进速度与节奏。他告诉记者,为了参加比赛他们进行了半个月的急训。“爽! ”问到划龙舟的感受,陆晟脱口而出:“就是比赛时太紧张了,没有发挥好。 ”对这些学生来说,参加划龙舟比赛是一次特殊的民俗体验。
“长这么大第一次亲眼看见龙舟比赛! ”从外地来旅游的陈小姐一脸的兴奋,相机里也存满了刚拍的照片,“现场看比电视上还精彩! ”
包粽比赛比创意一刻钟赛出历史成绩
那边古城河里龙舟竞渡,精彩纷呈,这边包粽子比赛忙得热火朝天。沧浪区六个街道代表队比赛帐篷沿着广场边一溜排开,比赛还未开始,各个街道代表的阿姨们就已经包了好几个粽子“练练手”,一个个青翠欲滴的粽子用棉绳绑成串悬挂在红色的顶篷边上,红绿相映煞是好看,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把玩。“这个是最常见的小脚粽,样子像古代女子的小脚,这个是三角粽……”来自胥江街道的费金凤阿姨给好奇的游客介绍着不同粽子的名字和做法。
今年的包粽子比赛给各位巧手阿姨出了个“难题”:除了要求在15分钟内比赛谁包得多,还要比谁包的粽子最有特色。这可难不倒那些常年工作在厨房“一线”的巧手阿姨们。胥江街道王阿姨的“代表作”火箭粽在比赛前已经挂在顶篷前了——那是她到比赛现场后灵感突发产生的创意。最后,胥江街道创新出“火箭粽”、“子母粽”、“情侣粽”等新型粽子,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创新奖。吴门桥街道的6位阿姨是本次包粽子比赛的“速度之王”,在15分钟内共包出了317个粽子,夺得了此次比赛的优胜奖。
来源:苏州日报 记者 陈秀雅 实习生 赵一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