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团风县普查队员,在上巴河镇窑上村发现了保存完整、尚在使用的古老制陶作坊和烧制陶器的龙窑。这是一座典型的原始手工作坊,保存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和龙窑烧制技术,在鄂东地区实属少见。
窑上村位于巴河支流锥子河与巴河交汇处,据当地县志资料记载,该村有三百年以上制陶、烧窑历史,陶土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村由此得名,该村烧制的陶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多次参加北京展销会和广交会。村内现存龙窑两座,长20~22米,宽1~1.5米,由曹、陶两姓建成,村民俗称“睏(睡)山窑”。据曹氏后人介绍,其祖上自清代末年以来一直以制陶为生,纯手工工艺流传至今,主要制作缸、罐、钵、壶、坛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烘坛(取暖用)、火锅、炭炉、虎子等民间日用陶器、釉陶器,村中原来还保存有原始的“甑窑”,惜被拆毁。
制陶作坊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功能分区明确,有澄泥池、打坯间、制坯间、陈坯室、储水间、成品室和晒坯场等,普查队员在制坯间中发现了全套的的制陶工具,有“车”(转盘)、水槽、泥坯缸、搅棍、刮刀、花锤(印纹陶拍)、垫板(内陶拍)、护叉等传统工具。
窑上村制陶作坊和龙窑的发现,填补了当地该类文物点的空白,对研究传统制陶工艺具有重要价值。(湖北省文物局)
制陶工具
尚在使用的“睏山窑”(龙窑)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