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还未被发掘。
因施工而暴露的墓道路口。
不久前,在黄埔文冲大田山麓,工程方在施工时破坏了一处古墓,引起当地陆氏后人的不满。当地人称,这是陆氏第六代祖先的合葬墓,距今不下500年历史。古墓还引起了广州考古专家的注意,专家在初步勘察后判断,此处可能存有古墓群,将报告给文化局,尽快做抢救性考古挖掘。
在黄埔文冲大田山路,从山脚步上山腰,漫山的蕉树杂草之中,有一片近千平方米的空地。空地上散落的青砖混着黄泥,有的青砖上布满花纹,看起来年岁已久。空地上有多处青砖垒出的洞口,多在一米见方,几处已被填埋。远处一个洞口直通山体深处,被砖墙封住,里面似乎别有洞天。
在场的文冲文园村民称,在没被挖掘破坏前,古墓前方这片近千平方米的区域,地下分布着长短不一的二十多条墓道,纵横交错,就像迷宫一样。“当初修这些迷宫式的墓道,应该是为了防止盗墓。”村民推测,这些墓道最终通向远处的洞口,以进入墓室。
80岁的陆咸妹在文冲做了十多年的老村长,他介绍,这座古墓以前从外面只可看到一座墓碑,从墓碑上的字可以看出,这是陆氏第六代陆胜余和妻子陆戴氏的合葬墓,距今500年。陆咸妹回忆,上一次拜山是在60年前,当时他只有20岁,有二十多个陆氏后人前来拜祭祖先。时隔60年,今年5月2日,600多名陆姓男丁再次聚到大田山祭祖,当他们到了山脚才发现,当年的墓碑已不复存在,推土机挖出一片近千平方米的空地,残砖遍布,墓道被毁。陆氏子孙也是这时才发现,墓碑下面原来有如此繁复的墓道。可经过推土机破坏,加上连日雨浸,现场已被黄泥掩埋,墓碑被毁,不复辨识。
据文园村民称,古墓所在的土地已划归文冲第16生产社所有,今年3月,该社准备迁移苗圃时,开垦此处山地,破坏了墓地。发现墓地遭破坏后,文园村民找到对方协商,要求他们出资十余万元进行修复,对方不肯,双方一直没能达成一致。
前天,黄埔区文化局派出人员到墓地检查,昨天又有广州市考古专家到大田山现场。“这里确认是文物无疑,并且可以认定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一处古墓。”在勘察过现场之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项目副主任关舜甫介绍,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此处可能存有古墓群,他将报告给市文化局,尽快对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
分页:[1] [2]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