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开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由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题名并担任名誉校长的近代华侨学校建筑。
博健学校位于开平市月山镇博健村委会东兴村。清戊戌维新以后,各地仁人志士精图兴教救国,纷纷开始废私塾兴学堂。光绪31年(1905年)5月,东兴里旅澳华侨梁邦煦回国借东兴里国举祖祠为校址倡办“博民学校”。
1914年7月,因土匪抢劫博健学校周围的村庄,枪杀乡团勇,又掳去多人,村民们恐慌迁徙,学校停办。1921年,求学京都的学子暑假联翩回乡倡议复校,得乡亲大力捐款支持,并一致公推明贤梁启超为名誉校长,更名为“博健学校”。 1922年正月复学。
至二十世纪20年代,博健学校学生渐渐增至300多人,原来的国举祖祠已不够用,梁邦煦再次发起捐款兴建新校舍的倡议,并以当时加拿大的最新校舍图纸为蓝本设计了图纸。1930年博健学校新校址开始施工,1932年竣工。
博建学校占地面积908.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西合璧。主楼匾额“博健学校”梁启超亲笔所题。教学楼为一主两副式结构的楼群,主体楼有3层,两边各有一夹巷,两夹巷的另一边是对称的2层副楼,两座副楼都有天桥与主楼连通,楼与楼间既分又合。一楼大堂正面为主席台,主席台两侧各有一条西式柱子,柱子两侧书有一副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健吾之体正吾之心”的对联。三层主楼的地面铺设进口彩色花纹地砖。楼外的排水铁管,镶有英国制造的标记。主楼顶部中间为古罗马建筑风格的穹隆顶,顶部一条避雷针直指苍穹。楼顶的四边楼角,各建一方形博士帽凉亭,寓意人才辈出。
建校以来,博健学校培育了许多的优秀人才,其中有:原广州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组织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梁嘉;被誉为“改革闯将”、“开放先锋”的原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海南省首任省长梁湘;原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梁奇达等。2002年,以86岁高龄去世的梁奇达老人,临终还叮嘱家人将自己的骨灰分成三部分,其中之一运回母校,掩埋在一棵榕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