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铸剑,莫邪投炉,成就了干将镆铘剑的千古传说。不过,正因为后世没有关于两剑的影踪记载,它们被认为“不要迷恋我们,我们只是一个传说”。
然而,前天,来自苏州的一群人风尘仆仆,赶到南京博物院,要求看一把现存于南京博物院,由江苏六合程桥一号墓出土的Ⅰ式剑。
这是一群在苏州准备重铸干将剑的专家,他们通过一本考古杂志的无意发现,认为南京博物院馆藏的这把断成五截的无名古剑,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干将剑!
巧合的是,这把古剑确实出土于吴国贵族墓。而剑上的纹饰,又与传说中干将剑身上的“龟纹”非常相似。
这些发现都让苏州工艺美术大师金海鸥激动不已,但南博的专家们均表意外:“没有经过考证。这个命题太大了。”
昨天,记者采访了金海鸥。金海鸥,苏州工艺美术大师。他正在准备用现代工艺,还原重铸干将剑。在苏州当地,金海鸥已经成功复制了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剑,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挑战传说中的干将神剑。金海鸥告诉记者,他到全国各地寻找吴国剑、青铜剑和干将剑的资料,有一次,他无意中在一本考古杂志上看到了南京博物院内一把古剑的图片,这张图片让他兴奋难耐:“太像了!”
金海鸥立刻会同苏州市文保所所长陈瑞近及苏州当地媒体,赶到南京博物院,要求看这把南京六合程桥一号墓出土的Ⅰ式剑。反复察看这把剑后,金海鸥认为这把剑很有可能就是干将剑,因为它从很多方面都和传说中的干将剑非常相似。
相似点1:纹饰。
金海鸥告诉记者,根据记载,在2000多年前,只有三个人能铸造出有花纹的剑:干将、莫邪、欧冶子。所有带花纹的剑,本身就很有可能。而根据《吴越春秋》记载:“阳曰干将而作龟文;阴曰莫邪而作漫理。”写明干将剑身上的纹饰是龟纹,莫邪剑身上的纹饰是漫理。南博这把剑的纹饰,在很多资料上都写着是“米字纹”,而金海鸥认为这不是米字纹,而是早已失传的龟纹,据金海鸥称,这是他目前所找所知的大量古剑中,唯一一把龟纹的剑。
那么龟纹和米字纹有什么不同?金海鸥指点记者看到,米字的写法,是四个点中间一个“十”字,而这把剑的单个纹饰是一个六边形,四周分散出四个点。“这就是龟纹,而不是米字。”他告诉记者,苏州冷兵器专家、中国考古学会会员肖梦龙在看过此剑的照片后,也认定这是龟纹。
“而且,南博这把剑出土于吴国贵族墓,是吴剑。但从现有资料看,吴国剑从来没有米字纹这种纹饰。只是看起来像米字,其实是几何形。”
他告诉记者,不管这纹饰是米字纹还是龟纹,从现有的考古发掘来看,存世的都仅此一把,因此无论如何,它都是最接近干将剑纹饰的一把剑。
相似点2:出身
记者从南博了解到,这把剑出土于1965年,六合程桥一号墓,墓主为吴国贵族。当时一共有三个墓,其中一个墓铭文记载墓主是吴王的叔叔,另两个墓没有铭文。此剑就出土于没有铭文的一号墓中,除了剑还出土了酒器等不少文物。
这也是让金海鸥认为相似的第二个理由:出身。他认为,首先这把剑是吴国剑,外形上有很强烈的吴国剑特色。年代约在2500—3000年前,和干将铸剑的年代也正相吻合。干将剑是干将为吴王阖闾所铸的,而南京六合的这三个墓,既然其中一个是吴王的叔叔,另两个墓主也多半为吴王贵戚,因此干将剑出现在他们的墓中很有可能。所以古代吴的地点虽为苏州无锡地段,但这把剑出现在南京也不奇怪。
相似点3:铭文
金海鸥告诉记者,还有一个证据,就是铭文。“此剑没有铭文,古代只有工匠作剑,是不能将自己的名字铭在剑身上的,而如果是贵族或诸侯自己的剑,一定会刻上某某自铸用剑的铭文,比如吴王夫差剑,另几把出土的吴国剑身上就都有这种铭文。”而唯独这把剑没有,金海鸥认为这说明它出自普通工匠之手。
相似点4:断剑
遗憾的是,记者看到,这把剑已经断成了五截,而且锈迹斑斑,和想象中的宝剑相差甚远。据南博介绍,出土时已断。这样一把断剑,真的可能是传说中“干将一出,谁与争锋”的神剑?
而根据金海鸥和肖梦龙的研究认为,断成几截,恰恰说明这把剑在当时质量要远远超出其他的宝剑。因为只有剑身脆了,才会断。经过上千年的氧化,剑身保持这样的脆度和硬度,反推就是几千年前,这把剑的弹性和硬度要比其他宝剑都好。
南博专家:没有考证,无法定论
尽管如此,这些都还只是推测。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保管部等多位专家。虽然陪同金海鸥等人看了这把剑,但南博的专家们纷纷表示:“没有考证,无法定论。”他们都很意外,尽管这把剑在博物院中馆藏已久,知道它的考古学者也很多,但是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因此也没有相关的考证和论证。“就现有考古情况看,不能下这个结论,毕竟这个命题太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考证的。”
关于干将剑,您是否有相关的想法或线索?欢迎参与讨论。热线电话:84612345,846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