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古建网
吴地始祖纪念地将成文化新景观
泰伯庙修缮施工现场
备受关注的泰伯庙整修工程于本月全面展开,记者昨天在我市文物部门了解到,该工程将在10月完成,整修后的泰伯庙作为吴地始祖的纪念地,将成为阊门历史文化街区又一传统文化景观。
据历史记载,商朝末年,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三个儿子中小儿子季历最有才干,太王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又难以启口。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后,再三推让王位,最后索性一起南奔到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并把中原先进的文化与农业耕作技术传授到江南。泰伯后来被推举为首领,建立了“句吴”,也就是吴国最早的雏形。泰伯因此被奉为吴地始祖、吴文化奠基人,泰伯庙则是历代后人为祭祀祖先泰伯而建造的宗庙祠堂。
位于阊门内下塘街250号的泰伯庙就是这样一座祠庙,又名至德庙,1982年成为市级文保单位。解放后曾在这里办起泰伯小学。上世纪90年代初,为结束周边数万居民露天菜场买菜的历史,有关部门在泰伯庙旧址上建起了庙桥农贸市场。近年来,专家学者等对泰伯庙修复的呼声渐高。去年底,伴随着庙桥农贸市场的搬出,泰伯庙的整修开始了现场调查、方案设计等前期准备。
泰伯庙修复后的效果图
记者在泰伯庙整修方案设计单位了解到,现场调查发现,现存的泰伯庙经历了历代整修,为清代建筑,留存有至德坊、享堂、东西两侧厢房等建筑,其中,至德坊是一个四柱三间冲天式石坊,柱端雕有卷云纹,横额刻有“至德坊”字样,整个石坊用铁件加固,东立柱柱帽等缺失。享堂面阔14米,进深10米,硬山顶,堂内立有康熙二十四年《重建至德庙碑记》等石刻,建筑破旧,出现屋面漏水、木结构开裂虫蛀、门窗全毁、墙体霉变等状况。两侧厢房同样也有类似问题。
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此次的整修工程不仅将把保留下来的至德坊、享堂、两侧厢房等全面修复,如补齐缺失构件,重修屋顶、墙体,建设露台,重铺石板路等,并将在至德坊至享堂的中路恢复建设一个同样风格的仪门。“我们在前期调查中,找到了当年看守泰伯庙的吴姓人家的后人,查阅了他们的族谱,找到了一张反映泰伯庙建筑形态的图纸,上面不仅画下了至德坊等建筑,而且也有仪门、大殿等,为此次的整修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 ”文保专家王仁宇告诉记者,明代的苏州知府况钟、清代的江苏巡抚汤斌等有识之士都整修过泰伯庙,此次的整修工程将使当年祭祀吴地始祖的重要纪念地得以恢复,享堂、厢房内的碑刻等也能够更好地展示出来,建成后,可以通过绿化装点、陈列布置,把泰伯庙打造成一个祭祀吴地始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来源:苏州日报 记者 杨帆 实习生 姜蓉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