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余件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文物,在广东阳江经过两年时间的科学处理和修复之后,近日安全运抵海南省博物馆。
据海南省博物馆馆长丘刚介绍,这批精美瓷器入藏海南省博物馆后,将和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船体构件一起进行科学保护。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南海博物馆也将依托保护修复的“华光礁I号”沉船及沉船中出水的一万余件瓷器来进行布展。
海南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高文杰说,7月5日,“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出水的一万余件文物共209箱,从国家博物馆阳江水下考古与培训基地运抵海南省博物馆。这批文物以瓷器为主,此外还有铜镜残片、铁器等,包括碗、盘、碟、瓶、壶、粉盒、罐、钵等。瓷器有青白釉、青釉和酱釉几种。瓷器的窑口和产地主要是福建南安、晋江、德化、松溪等地的宋代窑址。此外,还有一些青白釉瓷器来自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这些瓷器的时代为南宋中晚期,距今800余年。
丘刚表示,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与海南省文体厅组织全国水下考古力量,对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进行发掘,出水有800多年历史的文物一万余件。它们被运抵广东阳江后,历时两年,经过科学的脱盐脱水处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现已完成基本修复。
丘刚说,一万余件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文物具有重要科研意义,表明居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南海诸岛蕴藏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最早到达和最先开发南海诸岛的见证,也为我国航海史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