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古建网
除了鲜花就是巧克力,中国的情人节能不能多一些本土味?今晚开始,一场别出心裁的场景演出将让流传千年的中国历代凄美爱情故事在平江路上改写历史。(据《姑苏晚报》)
在中国情人节前后演绎牛郎织女式的凄美爱情故事,当古老故事邂逅古老街区,本土文化的味道自然煽情,对现代人的爱情情绪自然也有触动,当然,这种节日文化内涵的增加,是多多益善。但是可以注意到一点,每每过到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人们总是喜欢将洋节土节拿来比对,因为洋节的强势,我们总是为自己的土节缺乏 “土味”摇旗呐喊。
翻翻现在的日历,有些在设计时考虑甚为周全,这个节、那个节标注得清清楚楚,看看节日还真不少,不过,任何一个节日,如果为了过节而过节,多少有些矫揉造作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就是一阵风式的节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许就是一天的热度。如果为了过节而过节,那么节日的载体究竟是嫁接现代还是利用传统,最终都只是功利,无所谓孰轻孰重,谁主谁次。
无论是西方的情人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无论是鲜花、巧克力、西餐的现代攻势,还是牛郎织女式凄美爱情的故事重温,男女之间的爱情忠贞无论如何不是靠一天的浪漫与感动来成就与体现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节日这一天注定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友情提示,它的内涵的演绎与精神的熏陶作用应该而且是一定要体现在“功夫在平常”,体现在持之以恒上。
正因为大多数人觉得节日只是一种形式,所以对于怎么过节日,我们表现出来的是宽容的心态,我们不排斥传统节日的文化注入,但我们似乎也不排斥商家伺机把节日搅得商业味十足,因为既然是形式,在整天忙于生活的我们看来,多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多一个借机消费的理由,也没什么不好。事实上,不论是七夕节,还是其它什么节,如果节日的精神内涵我们一直就是了然于心并渗透到生活之中,节日怎么过,甚至过不过,都有点无所谓。反之,如果节日的精髓没有被深入人心并形成一种促动,纵是天天过节,那节日也就真的纯粹沦为吃喝玩乐之日了。无论如何,节日内涵的挖掘与传承应该重在平常。
TAG: 来源:苏州日报 □文 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