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嵊泗发现宋代临港型古文化遗址

日期:2015-09-08     浏览:18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最近,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舟山工作站在浙江省嵊泗县徐公岛发现宋代临港型古文化遗址,兼具军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继港双重特性。 徐公岛位于嵊泗县城西南18.4公里处,距大陆最近点44.5公里。陆地面积1.

K#]:^%H8I lj099古建网E m!i"|zcv7Y"x

99古建网f0d ~/xL;tz1N-h;i

  最近,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舟山工作站在浙江省嵊泗县徐公岛发现宋代临港型古文化遗址,兼具军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继港双重特性。99古建网;q&H7V3p+p4eo"s

99古建网+Zfl$faw;Fc

  徐公岛位于嵊泗县城西南18.4公里处,距大陆最近点44.5公里。陆地面积1.299平方公里,最高点大旗岗顶海拔151.1米。西与洋山岛隔海相望,东面是马迹洋及白节海峡,地处嵊泗列岛的中心位置。1990年前后,奥德曼(舟山)旅游项目开发公司在徐公岛建设国际海员俱乐部,小岛原有300多户居民实施整体搬迁。最近,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舟山工作站在徐公岛开发工地,发现了1处残留的土墩,位于30°38′44″N. 122°17′17″E。圆形,直径9.3米,东高2米,西高1.5米。土墩地势平坦,上有一棵直径0.7米的柳树(以下简称柳树墩),周边向山脚延伸。柳树墩包含有大量瓷片、烧土和建筑残构。南距柳树墩35米的山脚下,为同一文化层延伸台地,断面层积历代瓷片,文化层厚 3-4米左右。距柳树墩西南约200米另有2处相同类型的古文化台地,断面裸露历代瓷片。考察队采集到一批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瓷片和砖瓦等建筑构件。分别是越窑系青瓷,宋代同安窑系青白瓷,元代吉州窑、建窑黑瓷和明清到民国时期的青花瓷。经初步鉴定分析得出,徐公岛古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且延续性强。是迄今在嵊泗列岛发现的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历史悠久的临港型古村落遗址。99古建网)c$Pz9t^-IK l+V1d

H1g2b BE0q/E0  徐公岛作为海上丝路中继港,至迟在北宋已相当繁荣。据1072年搭乘宋朝海商孙忠船来的日本僧人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中写道:“(1072年3月)廿六日丙午,天翳,不知东西,不出船。巳时,天晴,依无顺风,以橹进船。申时,着明州别岛徐翁山,无人家,海水颇黄。西南见杨山,有人家。三姑山相连,有人家。将着徐翁山间,北风大吹,骚动无极。殆可寄岩石,适依佛力,得著别岛宿。”根据成寻描述,对照舟山海图和古今地名,我们可以确定,“徐翁山”即徐公山;“杨山”、“三姑山”即今大、小洋山。孙忠商船航经此地,意欲靠泊徐公岛,茲因“北风大吹”,而徐公岛岙口朝西北,不宜靠泊,是故,只得“著别岛宿”。由此可知,徐公岛确是宋代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继站。

3i/Efjb]'g%fdt0

x8a\5Ik0] p0  徐公岛作为军港形成于南宋。宋元之际,有一个叫梅应发的人在1259年成书的 《四明续志》里描述了当时明州知府吴潜“朝夕思惟”后,指令在舟山创设“海上十二铺”的军事设施。其中嵊泗海域设有“三姑山”(大洋山)、“徐公山”、“鸡鸣山”(金鸡山)、“北砂山”(疑为北鼎星岛)、“络华山”(绿华岛)、“石衕山”(花鸟山)、“壁下山”7铺。铺者何也?即旧时的驿站。明朝顾炎武《日知录·驿传》记载:“今时十里一铺(陆上每三十里设一铺),设卒以递公文”。在大海中,铺为烽堠(烽火台),以两岛相间为一铺。南宋理宗时(1225-1227),为保京都临安(今杭州)的安全,作为海上藩篱的昌国(舟山古称)北缘诸岛(今嵊泗列岛)之一的徐公山,水军“置立烽燧,以示警报,联络声援”。足见徐公岛在军事上地位之重要。(浙江文物网 贝逸文)99古建网C7@ b#@0e

营造天地中国古建筑论坛 http://www.yingzao.net TAG: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还文物一个"名分"

下一篇:30年来天池首次“见底”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