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古建网
今年7月,市创建办、市文明办以“做可爱的苏州人”为主题编印了 70万册《城市公共文明礼仪知识简明手册》,发放到城区每家每户,有效提升了市民公共文明行为。从反馈的8.5万多份问卷的情况看,51%的市民认为苏州市民素质排在全国前10位,有24%的市民认为苏州排在全国前20位,总体得分80多分。
这个人文底蕴浓厚的城市,早已让苏州人温文尔雅的形象和城市精神理念深入人心。从这一结果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份份强烈的自信心和更高的自我要求,更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对这个城市的强烈归属感、自豪感,以及一颗颗满怀热爱的心。
市民素质
细节考量意识习惯体现精神
□冉 然
文明乃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气质。任何一个城市的文明,都不是单方面的指标,而是一个综合和凝聚的过程。而这其中的“魂”是市民文明素质和素养。过半人认为苏州市民素质排在全国前10位,这真实反映了当前苏州市民的文明状况,名实相符。
可不是吗?城市的社会文明是由个人集成,文明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来汇集。 70岁开始重拾读书时学过的ABC,钻研电脑和国外医学刊物……近日,《苏州日报》刊登“继父和他的绝症儿女”,沧浪区象牙新村居民马盘生对身患亨廷顿氏舞蹈症的李国星、李国文不离不弃,并且退休后,继续打工赚钱,而为只为“一个男人天生的责任”,说得好!这就是担当,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文明?
苏州因人而新,新苏州因新苏州人而更新。于今,古老与现代并蓄,生机勃勃……在苏州这个新人间天堂,更精彩的还是苏州的人。到苏州图书馆看看,每天早上还不到开馆时间,门前就已排满长长的队伍,为的就是充电!今年“两会”上,有人建议设国家读书节,“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的这篇演讲,俨然是苏州这个“读书天堂”素描,而他们的主旨和目的之一,还是打造高素质、高文明程度的苏州人。
衡量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要看广大公民的文明觉悟和文明习惯。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闹出了不少笑话,这是因为她“见识”少。文明城市之城市文明,首要考量就是市民的规矩意识。而走到马路上呢?“红灯停、绿灯行”,“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简单之中,凸现出城市的整洁和有序。
总之,文明体现在细节中,文明更融化在春风化雨的日常生活行动中,感动!
和谐社会
共荣共生夯实社会和谐根基
□文 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