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大多数来自南方

日期:2015-09-08     浏览:8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复旦大学相关研究人员日前提取临潼区秦俑馆前的秦代窑址中埋葬的人骨的线粒体DNA序列,并与现代中国人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了对比,得出结果:被征召去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们是一个混合人群,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

3e?:U;k"~k _N,b0

%|)\3v8Aich{0

#X$C_ c9d;]_;x%w w0复旦大学相关研究人员日前提取临潼区秦俑馆前的秦代窑址中埋葬的人骨的线粒体DNA序列,并与现代中国人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了对比,得出结果:被征召去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们是一个混合人群,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但大多数来自中国南方,没有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这一结果与丰富的历史记载也比较一致。

E,yB%y'B0

"O?nx boKN!I:`0据“中国文物信息网”报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人员张君、段清波和徐智在2008年PLoS ONE第3卷第10期发表研究结果:线粒体DNA的分析表明出自山任遗址的秦始皇修陵劳工来自不同的地方。实验样本来源于临潼区秦俑馆前的秦代窑址中埋葬的人骨。

-smEXT[0

ZNb)A~d1q!G.Zc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队于2003年在清理一处秦代窑址时发现了百余具人骨架。该窑址位于临潼区秦俑馆前,西距秦俑馆东大门500米。人骨自上而下层层叠压,十分密集,葬式杂乱没有规律。专家推测,每一层人骨的掩埋可能是在比较集中的短时间内完成的,而人骨的层与层之间有一段时间的间隔。从人骨的埋葬地点、状态、随葬物品及性别、年龄和骨骼形态等表现判断,这些人群与当时秦始皇陵园的修建有关,他们很可能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秦陵建设服徭役者或刑徒。从人骨的出土状态和骨骼上未见明显的致命性创伤推测,所有的个体基本上是正常死亡后被及时掩埋处理,活埋的可能性很小。导致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男人死亡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劳动强度过大而使身体最终不堪重负致死,但也不排除传染病致死的可能性。99古建网f7]0zwE%J,S

o?!s L%?U6w0该文第一作者在现场鉴定了121具个体,全部为15岁以上的成年人,年龄范围在15~45岁之间,人群的平均死亡年龄仅24岁,绝大多数为15~35岁的青壮年。除3例因骨骼保存状况差而无法判定性别外,其余个体均为男性。对其中一些个体进行的DNA性别鉴定也显示为男性,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这个鉴定结果更能说明这些人的劳工身份。99古建网2C!t)R sk$zi

"rW-g?Z0| A0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人员从这些个体中随机挑选了50个个体的肢骨残段作为DNA的测试样本,成功提取出了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序列。研究人员将这些序列与32个现代中国人的mtDNA序列进行了对比,这32个现代中国人根据其地区和民族的不同被分为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北方少数民族、南方少数民族四个组群。分析结果显示,这19个劳工属于东亚人群的混杂群体,他们相比32个现代中国人具有更明显的多样性。劳工中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南方。另外,没有样本显示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

k6a+ur2?E:R&P6{M0

P hP)Dn/?:QJ6K&e#Z0总之,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们是一个混合人群,而且与现代中国人群具有基因上的连续性,表明他们的来源比较广泛,这一点也与丰富的历史记载比较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汉旧仪》也记载“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秦始皇帝陵园西侧赵背户修陵人墓地中出土的瓦书墓志铭也表明,统一全国后帝国确实曾从全国范围内征召了大量的人员到秦始皇帝陵园服劳役。99古建网)c%kxQ$y`5u

99古建网,PJ;A:O Pv

目前的DNA研究结果来自线粒体DNA(mtDNA)的分析,即探讨的是其母系来源,如果进一步对Y染色体(父系来源)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全面确定这些劳工的来源地。99古建网 C G7F7j A;q Z O

营造天地中国古建筑网 http://www.yingzao.com TAG: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蒋宏坤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下一篇:汾阳王殿偏屋墙壁现明代壁画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