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委、市政府昨日决定,用5年时间对103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
据黄山市文化局局长金涛介绍,列入抢救性保护范围的103个古村落包括西递、宏村等。在1065幢古民居中,406幢各级文保单位将保持原有风貌,已毁损的将予以复原;429幢未列入文保单位但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将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合理改造,以适合现代人居住休闲;230幢不适合原地保护的古民居,将通过试点实行异地集中保护。
记者了解到,这一规模浩大的抢救性保护工程需投资14.5亿元。黄山市委、市政府决定,项目所需资金将列入市级财政预算,设立四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鼓励民间资金参与保护。预计到2010年年底,该市将有34个古村落和500幢古民居得到有效保护。
“因为产权分散,没有现代的房屋居住舒适,村民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古建专家姚顺涞说。金涛表示,部分古民居将通过改建成专题馆、特色客栈、民俗表演场地等方法进行保护,甚至可以作为文化站、农家书屋。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