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发现文革建筑

日期:2015-09-08     浏览:9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国务院提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要求注重近现代文物的调查和发现。全民文保意识虽越来越强,但对近现代文物的认识不足,识别力不高,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物普查队针对这一

tO:H,}y)~ ? N099古建网c4Q4^1G!n0a

p};V w,A$V0  国务院提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要求注重近现代文物的调查和发现。全民文保意识虽越来越强,但对近现代文物的认识不足,识别力不高,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99古建网3u,vc)LF+e

99古建网cznP)@n"K3j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物普查队针对这一现象,注重寻找近现代文物,每到一地必以地毯式普查的形式寻找不同类型文物。近日,普查队员在东吴镇的山沟里发现了一处标志性建筑,成为鄞州区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年轻”的现代文物——凤仪门,比国务院要求文物下限时间(1979年)还“年长”五岁。

4Po'X,U[0

/~e+f9P8Y:i0  凤仪门是1974年建造的石结构建筑,是进入勤勇村的城门式入村门楼,面阔五开间,明间单层跳高达10米,次梢间为二层楼面,都为方石叠成的全石结构。该建筑是中央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年代里建造的,全体村民(当时称社员)从离该地达10里之外的古野岙山塘中开采拉石而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支柱和伟大的土制工程,成为这个时期的独特建筑风格;仪门内还雕塑了一座巨大的彩塑站立式凤凰,她“头顶兰天,回望凤山,尾拖大地”,是一座典型的“顶天立地”之作,是一座时代性特征的雕塑作品。这处仪门文物的发现,将宁波市鄞州区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的下限时间延伸到1974年,填补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物空白。(浙江省宁波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Y sWO,YkS$A0 营造天地中国古建筑论坛 http://www.yingzao.net TAG: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让文化成为苏州竞争优势

下一篇:柳州市将建广西最大佛教寺院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