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古建网
昨日的北京,天气格外地好。中午时分驻足天安门前,修葺一新的城楼光彩夺目。
国庆60周年的庆典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此时的天安门城楼也已经戒严。虽有些遗憾,但不少游客仍然兴致极高地在门前驻足留影。一名导游这样介绍道:“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
来北京前,御窑金砖的第五代传人金梅泉就曾告诉记者,陆慕御窑村的“金砖”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从明朝起,御窑金砖就是皇室供品。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紫禁城时,苏州御窑生产的金砖质地精良,博得永乐皇帝的赞赏,赐名“御窑”。此外,故宫的历次大修中,“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也一直用的是“御窑金砖”,“目前大概已经有40万块‘金砖’铺进故宫了。 ”
新中国以后,“御窑金砖”依然书写着传奇。2003年初,天安门城楼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修缮。考虑到城楼地面材料要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苏州御窑烧制的“金砖”最终被确定为天安门添彩。历代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阅兵,脚下踏着的正是这些产自苏州的金砖。而除了天安门城楼,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地也铺设了苏州的“御窑金砖”。
为一睹金砖光彩,记者辗转来到了天坛。祈年殿的几扇门前都用栏杆围了起来,站在围栏外,殿内红柱气势夺人、檐下彩绘斑斓迷眼,另一焦点则是铺在地面上的“金砖”,平滑如镜、色泽黛青、高贵典雅又古色古香。“这地面上的就是‘金砖’,虽然不是黄金制成的,地位却堪比黄金,一般用于宫殿皇陵、名刹大观等建筑,门口之所以设了围栏也主要是处于保护金砖的考虑。 ”殿内一位讲解员讲道。
有感于金砖的美,然而却鲜少有游客知晓,制作金砖背后的艰辛。昨天的连线中,金梅泉的女儿金瑾告诉记者,金砖制作的工艺十分讲究,有选泥、挖泥、炼泥、制坯、烧坯等流程,整个制作周期长达8-10个月,“选泥时要选老黄泥,制完坯要阴干,不能吹到风也不能晒到太阳,最后放进窑里烧制一个月。整个流程如果一步没做好就没法做出质地精良的金砖来。 ”据了解,“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已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旧时的御用技术将通过新的方式继续保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