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遗产与考古学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见证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可以再现过往历史的一些情景,是帮助我们重拾人类记忆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财富。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埋藏在地下的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严峻。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制止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考古学是通过调查、勘探、发掘古代人类遗迹遗物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而这些遗迹遗物就是地下埋藏的物质文化遗产。当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发布就是充分说明。因此,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考古学的作用就成为考古学者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传统的考古学定义而言,考古学就是一门严肃的人文科学。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其中下设的考古组成为中国最早的官方考古学研究机构。史语所成立者并首任所长傅斯年主张历史、语言的研究要运用新材料,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方法。因此,史语所考古组成立后的工作重点之一便是安阳殷墟发掘和甲骨文研究整理,这自然奠定了中国考古学的根基和后世发展的基本方向。
195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考古所基本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田野考古为基础,应用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方法,并结合古代文献,揭示史前及各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文化遗存的内涵、特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探讨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苏秉琦先生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的第一个考古学专业,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文物考古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自此之后,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机构模式,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培养的人才为专业骨干,各省的考古机构相继成立。从此,一个遍布全国、机构模式雷同、方向和目标一致的考古行业基本形成。
直到今天,我们多数考古工作者都未能跳出这一思维定式,那就是考古学是研究历史、探讨古代社会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是少数专业人员而为之的高深学问,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基于这一认识,长期以来,在面对公众和文化遗产保护时,自然缺少思考和实践。然而,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学科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面对公众和社会,直面日益消失的文化遗存。
二、考古学要应该向公众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就逐渐成为西方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公众考古学随之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美国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曾经历了文化资源调查、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文化资源保护立法及实施等几个步骤,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身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当时的城市、郊区和工业发展指数成倍增长,但对历史遗址的建设性破坏事件却急剧增多。加上公众机动性和休闲时间的增加,有利可图的文物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展。这都使得对遗址的毁灭性盗掘日益猖獗,对遗址的破坏达到了空前的、令人担忧的城度。这种情形同我国文化遗产今天所面临的紧迫形势是何其相似乃尔。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公众考古的话题也逐步引起了中国考古学者的关注。2002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颁证与学术研讨会”上,第一次将“考古学与公众——考古知识的普及问题”作为会议的主题。2003年3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学出版社联合召开了“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传播学术研讨会”。实际上,这两个会议是随着一系列有关公众考古活动召开的,说明个体的、自发的、局部的公众考古行为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和思考。
由于考古学面对的物质文化遗存遍布于人们随处可见的城市、乡村、街道、田间等地下,这就必然注定了考古学离不开大众。同时,考古学揭示和研究的是我们人类的过去,任何一处遗存的发现必然反映当地的一段历史和文明,这完全应该也有必要让当地民众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唤醒他们对自己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最广泛的公众,尤其是当地民众的热心参与,才能有效地保护好我们的遗产,这也是考古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像单霁翔局长所说:“我们必须尊重和维护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和情感,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任何忽视和割断文化遗产与民众的历史渊源和联系的行为,都必将损害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甚至危及其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早在25年前,苏秉琦先生就提到过公众对于考古的意义,他说:“一、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人少了成不了气候。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做好这项把少数变为多数的转化工作。二、考古是科学,真正的科学需要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大学问,不是小常识。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也不成,科学化与大众化是这门学科发展的需要。”苏秉琦先生的话可谓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这就是大师,总能看到常人无法看到的学科的前瞻性。我想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不就是苏先生六十年想要圆的这个梦吗?
应该说, 随着夺人眼目的考古新发现不断登场,各种大众媒体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今天的考古学已不再是一门冷僻怪异的学科。随手打开电视、翻阅报刊、闲步书店、搜索网络,我们可以发现考古和考古有关的内容无处不在。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如果我们考古学家和考古机构能够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遇,利用好自己所独有的便利条件,主动出击和主流媒体合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考古和文化遗产传播的舞台,唱响考古传播的主旋律,使哗众取宠、别有用心的节目、报刊、书籍、网络等无可乘之机。那么,一种精准的考古知识、正确的保护理念就会在公众中广泛传播,这必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三、公众考古的探索实践
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变化是一种常态,而不变倒显得时常格格不入。如果说考古学者以前尝试做一些公众考古的事情不被认可,甚至被一些人视为不务正业外,那么现在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因为,时代需要面向大众的考古学,考古学、考古学家和考古机构应该有更大的价值和责任。现在不仅要发挥考古学构建历史、研究历史的作用,更要发挥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文明中的巨大作用,这是时代赋予考古学家的使命,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令人可喜的是自去年以来,除了以往的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面向公众的考古知识传播外,考古机构和考古学者开始积极尝试探索公众考古活动,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主力军的作用。
2008年5月7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山东省汶上南旺分水龙王庙考古发掘工地,开展南旺大运河保护暨公众考古学实践活动,考古队专家与当地干部群众和学生一起参与体验了公众考古学实践活动。
2008年6月,河南省文物局为迎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组织了“揭开考古发掘神秘面纱——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活动,有11名优秀大学生代表走进考古工地现场体验发掘工作。这是河南首次对社会公众开放考古工地,是河南省文物部门使考古学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把河南古代历史及曾经经历过的辉煌以民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大家共享的积极探索和努力。
2008年暑期,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首届考古夏令营在陕西关中举办。夏令营旨在普及历史考古知识,增进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扩大中学生视野,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兼有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选拔优秀学生的任务。全程由著名考古学者带队,参观考察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发掘现场,观摩珍贵文物,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活动获得了参加者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