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古建网
文化与旅游两者注定要粘连在一起,而这个文化不论是历史的、现代的,抑或是两者的糅合。 “老苏州,新体验”,这何尝不是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最直白、最精炼的表述。
应该看到文化旅游已经从“点”延伸到了“线”,未来开发深度旅游还应该扩展到“面”上。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也有大有小,重点项目应该放在重点区域,加大宣传投入,鼓励旅游企业实行兼并做大做强。
观前商圈要被打造成4A级景区,据说正在公示的“观前商圈详细规划方案”要把观前商圈里园林建筑、文物、老字号、传统民居等串联起来,形成园林游览线、商业游览线、幽巷民居游览线。在时尚消费的基础上增强了观光旅游与文化体验的功能,无疑,观前商圈新一轮扩容又将是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的又一次生动演绎。
文化要体验、文化要传承,旅游是最好的载体,文化通过旅游来传承最自然,是一种自然放松心态下的接受,而反过来,旅游要发展也必须充分利用文化,旅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所以,文化与旅游两者注定要粘连在一起,而这个文化不论是历史的、现代的,抑或是两者的糅合。事实上,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多样性,从实际看来,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是趋势。
其实,从2003年“非典”过后,苏州旅游已经从旅游城市转变到城市旅游的观念上来,从景点转向整个城市,从观光旅游转向体验旅游。园林还是那个园林,但是苏州多了更多的体验之地,白天逛逛园林,傍晚到平江路上歇歇脚,透过咖啡馆的玻璃,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份恬静,舍不得走了干脆就在古老街巷上住上一晚,青年旅舍或平江客栈,传统的建筑配搭的却是现代生活,这非但没让人不习惯,反而成了一种时尚与小资,那种感觉让人流连忘返,一日游就这样被拉长了,“单次游”就这样衍生出了“多次游”。
观光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月光旅游、娱乐旅游、工业旅游、修学旅游,如此等等,透视一个个成功的旅游产品与线路,一个共性的地方恐怕就是地域文化特色契合现代生活,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多种资源齐头并进。
2006年苏州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2007年突破600亿元,2008年突破700亿,居全国第5。应该说,旅游蛋糕的做大做强与资源开发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密不可分,比以往单一的园林旅游,“多元”更多体现在文化旅游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丰富与创新。 “老苏州,新体验”这是2009年苏州市旅游局向市场推介的主题,其实这何尝不是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最直白、最精炼的表述。
苏州文化旅游还处在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的转换进行当中,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之路怎么走? 2003年“非典”以后香港旅游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一个迪斯尼乐园就带动了整个香港经济。一个达沃斯论坛就让瑞士成为一个会议旅游的胜地。可以说,旅游项目是抓手,但如何抓?同样是迪斯尼,由于忽视了本土文化对美国文化的抵制,巴黎迪斯尼乐园就没成功,而香港迪斯尼之所以成功,与其融合了中国文化、增设了香港独有节目有很大关系,所以,一个好的深度旅游项目离不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从东园、耦园到平江路,从阊门到山塘,如此等等,应该看到文化旅游已经从“点”延伸到了“线”,未来开发深度旅游还应该扩展到“面”上,一个好的深度旅游产品离不开点、线、面的结合。
项目概念有了,内容有了,但项目放在哪也很重要。尽管苏州大市范围内每年都有80至100亿的资金投到旅游项目的建设之中,但投资相对分散,就像苏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陆锋所说的那样,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也有大有小,重点项目应该放在重点区域,古城区与环太湖地区应该是苏州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让有限的投入发挥出最大的边际效应,这是值得好好研究的地方。今年我市开始实施《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提出要花5至10年的时间把苏州基本建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目的地,需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看看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再看看杭州的旅游集散中心,让外来旅游者享有与本地市民一样的便利,这是未来苏州应该好好学习的地方,可以说《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的一大目的也在于此。
“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也需要促销,应该说,苏州在对外旅游推介方面功课越做越好,但相比较于杭州1.2亿的大投入,苏州旅游未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城市旅游宣传的投入。而作为一个经济性行业,政府的投入毕竟有限,苏州旅游要发展必须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力量,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城市,苏州一定要有几个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实行兼并,特别是对上下游企业的兼并,鼓励非旅游企业向旅游行业进行产业转移。企业做强做大了,竞争实力增强了,它才会有信心、有胆识不断加大与创新旅游产品的研发。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