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清朝外务部公所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日期:2015-09-08     浏览:8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昨天,颐和园东宫门外的清朝外务部公所在经过两年修缮后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摄影/钱冰戈昨天,记者在重新开放的外务部公所看到,恢复后的公所分为展陈与服务区域免费向游客开放。展陈区域集中在东部,设有“晚清外

k xo){E7VL X099古建网H8Bf:l@2w

99古建网]"['`uZv

昨天,颐和园东宫门外的清朝外务部公所在经过两年修缮后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摄影/钱冰戈99古建网7x6d*X3G5o

!I'|+K'CA7ER O0昨天,记者在重新开放的外务部公所看到,恢复后的公所分为展陈与服务区域免费向游客开放。展陈区域集中在东部,设有“晚清外交与颐和园外务部公所”展、“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展两个主题展览,在公所的侧房中按照历史原貌设置了中式办事处和西式接待室。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建筑群西部院落,包括导游服务、票务接待、上网服务、失物招领、手机加油、特色商品、影音播放等功能,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Fjh`7\2}o)f0

M F$W/vN0据颐和园副园长祝伟介绍,颐和园外务部公所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广场外东南侧,占地8300平方米,是一处三进四合院,其为清政府外务部的派出机构。据《光绪起居注》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到光绪三十四年五年间,慈禧每年都在颐和园接见外国使臣,最多一年达14次。颐和园从慈禧最喜爱的皇家园林变成了晚清最重要的外交舞台,而颐和园外务部公所正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见证。

/V1Xhm%H8ll4p0

C[;f%SROapk$PA0

?0xHL%S0

p)OC&?(a-[0清朝灭亡后,失去外交功能的外务部公所被军队借用。1942年,颐和园事务所管辖下的颐和园民众学校从升平署(现中央党校南校区)迁至该处。1949年后,该处成为颐和园小学校舍。为满足办学等功能的需求,院内又陆续增添了多处教室,沿街古建筑被改造为商业用房,部分古建筑被改造成餐厅。由于半个多世纪未进行系统修缮,以及多年来的不当使用,外务部公所日益残破,古建筑损坏较为严重。祝伟副园长介绍,2004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外务部公所重回颐和园怀抱,并从2007年开始大规模修缮。99古建网f7r \}8Mj@6^K

99古建网W|7vOe

经过两年半保护性修缮,百年建筑——颐和园外务部公所昨起以“游客服务中心”的新面貌免费向公众开放。

:B,~6Y0l3vdf(v0 99古建网*vV4Y/~4A7n QR9bnd"~

兴建于1902年的颐和园外务部公所位于东宫门广场外东南侧,是清政府外务部的派出机构。据《光绪起居注》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到光绪三十四年,慈禧每年都在颐和园接见外国使臣,最多一年达14次。99古建网9ZO {q\-i e

A$o;hg x'rv"m(@h,f qq0由于半个多世纪未进行系统修缮,以及多年来的不当使用,外务部公所日益残破。经过为期两年的古建勘察与专家论证,2007年5月,颐和园开始实施外务部公所修缮工程。工程遵循“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最小干预”的原则,实现了古建文物的保护和传承。99古建网)v'V%@%{3s

6E4l&Yz!r0I0s9ZV0重新修缮的颐和园外务部公所占地8300平方米,共有两处古建院落。院中最大的建筑是一座中西合并风格独特的新式洋房,由中式建筑的大屋顶外观与西式的现代三角屋架结构结合,是清代末年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实物。99古建网+pgcH"{

a&q9ep Fx0作为游客服务中心开放后,西边房屋具有导游服务、票务接待、上网服务、失物招领、手机加油等功能。东边房屋主要开设“晚清外交与颐和园外务部公所”展、“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展两个主题展览。

ni/h6]V CdA0 营造天地中国古建筑论坛 http://www.yingzao.net TAG: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湖北省郧县发现清代进士故居

下一篇:曲阳定窑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