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水系复杂,各种河流、湖泊都有着不同的用途。环绕紫禁城的筒子河是为了皇宫的安防,昆明湖是为游览,而在历史上,还有一段具备航运功能的河道――― 通惠河。因为气候条件变化,水源减少,航运功能废弛,通惠河北段的玉河成为臭水沟,在上世纪50年代被一填了之。这条已消失半个世纪,与元大都同岁的古老河道如今重现北京城,使得北京又增添了一处展现元明古都风貌的重要景观,700年历史的河道令人流连忘返。
回眸
玉河与元大都同龄
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的一段。元世祖忽必烈为解决江南漕运抵大都城的问题,命郭守敬为都水监,主持新河工程。
至元二十九年(1292),新河工程正式开工。郭守敬首先千方百计地开辟水源,他们从昌平县的白浮村起,沿山麓,按地势向南开凿集水渠,汇集白浮泉,双塔,玉泉等河水入瓮山泊(今昆明湖)。瓮山泊以下利用玉河(南长河)为引水渠道,从和义门(今西直门)北水关入城,注入积水潭,随后郭守敬又主持开凿了积水潭以下的通航河段。通惠河段从积水潭向东,然后沿皇城东侧南流,出大都城南城墙,再沿金代的金口河故道向东,至通州接北运河。
这条新河全长62千米,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主体工程建成,忽必烈赐这条新河名通惠河。通惠河的建成,使南来的粮船可直接驶近积水潭,大都城的粮运问题基本解决。这通惠河,便是玉河的前身。
通惠河航运段于明初淤废,其后虽多次修复,但终因水源不足,功效皆不及元时,水闸数目也大为减少。明朝时,通惠河北段被称为“玉河”。
明宣德七年(1432年),皇城东墙东移至玉河。明清两代,因城内故河道圈入皇城之中,漕船遂从东便门外的大通桥为终点码头。故后通惠河仅指东便门外水闸至通州城这段26千米长的河道。
断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明代之后,气候变化,水源缺少。河道逐渐由40米宽变为30米左右。从1918年开始玉河逐渐断水,到解放前变成了一条臭水沟,最终于1956年被填埋在路面以下。而后,河道被盖板铺设排水管线变成了地下暗河。
曾经被忽必烈赞叹过的一条繁华河道,就这样从北京城淡出了。
规划
千米河道沟通皇城
2002年,东城区开始研究使掩埋了近半个世纪的玉河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