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元明两个朝代,当年曾储粮百万石
江苏海运仓,大名鼎鼎,从元代开始作为“皇家粮仓”存在了100多年。但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当明代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认为海上运粮既要面对海盗,又要与海风海浪博斗,重新采用河运废除海运后,作为当时中国粮食神经枢纽的海运仓从此“退役”。
700多年之后,海运仓早已不在,遗址变成了农田。不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专家们通过科学仪器又重新找到了这个曾经的“皇家粮仓”。今年12月,考古专家们将在海运仓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当年为皇家供粮的“皇家粮仓”正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海运仓遗址面积11万平方米
今年夏天,由苏州和南京两地组成的专家组来到了太仓城厢镇南郊。专家们怀疑,700多年前的皇家粮仓海运仓就在这里。“为什么叫太仓呢?就因为在历史上它曾经作为皇家粮仓的所在地。”
江苏省地震局的专家张治天说,他到达太仓城厢镇南郊正是大热天,每天都汗流浃背的。张治天有一个特殊的探测仪器,通过探测仪反馈的地下磁场干扰信息,他能够准确判断遗址的所在地。
“今年夏天,我受苏州市博物馆考古专家的邀请去探海运仓遗址情况。当时他们要我探一下,太仓城厢镇南郊刘家河附近的高地是否就是海运仓所在,如果是,有什么基本分布情况?”张治天说,当时遗址上种了庄稼,不是西瓜就是棉花,很多地方都不能动土。海运仓从元代开始存在了100多年,但到现在,它早就湮没了,连房屋基础都清掉了。文物专家们通过探测仪器以及作勘探点,很快摸清了它的面积和大致区域。“无论是当年的粮仓、运输、码头、晒粮、保卫、消防都能够找到迹象,国内很难找到这么好的粮仓遗址。”张治天说,整个遗址为台形,高出周围地面0.5至1.5米。遗址由两个长方形土台组成,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当年储粮百万石,是皇家粮仓
不过,最早隐约感觉到海运仓的是太仓市博物馆原馆长吴聿铭。上世纪80年代,吴聿铭曾经到太仓南郊农场进行调查。他发现,这个农场有点怪,是个高台地,而且在农场里还找到了青石柱础和元代的青瓷,明代的青花瓷片。
“虽然当时也有相关的民间传说存在,不过缺乏证据!”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吴聿铭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他发现有很多明代太仓文人都记录了有关信息。根据史料记载,有关海运仓的“身世”也渐渐清晰:太仓,在城南娄江北岸,也叫海运仓,共有919间廒仓,贮存了浙江南直隶各处粮食数百万石,俗名也叫百万仓。
苏州市博物馆考古专家丁金龙告诉记者,此次文物调查到的情况和文献正好相互印证。从调查采集到的元明龙泉窑瓷碗底、青瓷片等证明,历史记载的“海运仓”确实存在,基本可确定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代,规模很大,主要贮存从江南各地征集的粮食,以备军需。“当年,皇家把江南的粮食集中到太仓,而后从太仓的海运仓出发,从海路运到天津(大沽),然后到达北京(元大都)。到了明代初期,朱元璋仍然利用这个皇家粮仓,不仅为皇家提供粮食保障,前线打仗的军粮也由这里提供。”
兴和废都与海盗有关
专家告诉记者,“从西汉到宋朝,历代政府都将各地征收的粮食经由黄河或汴河等河道运往京城所在地,以供官俸、兵饷、宫廷开销,称为‘河运’。元朝初期,因运河壅塞,世祖忽必烈改变了漕粮运输渠道,开辟了海上运输航线,这是‘海运’的先河。”
而漕粮海运始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丞相伯颜的建议,由官军船队押运,从海道运送漕粮到京师。“元朝政府抓获了两个海盗,并把他们招安了。后来,元政府利用海盗的长项开建海运仓;并封他们为海运万户侯。”张治天说,元朝政府利用的是“以盗治盗”,因为海盗出身的海运万户侯深谙海盗会采用什么方法来盗抢。
但是,海上运输要经历惊涛骇浪,还有盗贼横行、漕米霉湿等客观上的困难,加上商船雇价、仓吏勒索等问题。到了明朝的朱棣,他从南京迁都北京后,便加宽元代运河和江淮一带水道,南北河运渠道得到疏通,永乐年间,漕粮改由官军沿南北大运河运至北京,漕粮海运就此结束。
漕粮走河运不走海运了,海运仓自然就淘汰了。这之后,海运仓就变成了明清时期部队的练兵场。“这里是最大的练兵场之一,主要是骑兵的训练场。于是士兵们拆高填低,海运仓就此消失。”
有很先进的环形单向循环水道
“海运仓遗址的发现非常有意义,它横跨了元明两个朝代,我们国家难得有这么好的粮仓遗址。”张治天介绍, 通过考古调查,他们还发现了粮食的运输通道。他认为至少有3个码头。“周边水系很发达,是环形的单向循环水道,一进一出,效率很高,也很先进。我们调查发现,现在的水道和古水道还有一定差别。”
这个“皇家粮仓”是什么形状的?张治天说,以前大家认为应该是圆形的,但是,通过调查,他们发现是长方形的。“我们发现了直角拐弯的痕迹。”不过,这个当年的皇家粮仓消防是如何布置的?是如何建的?还埋藏了多少秘密?太仓市文广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个月,考古专家们还将对海运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