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岁末,一场大火让苏州保护建筑“陈宅”毁于一旦。资料显示,从2005年至今,苏州平均每年就有一处“控保”建筑遭遇火灾:干将西路235号的“吴宅”、平江区高狮巷8号、花桥弄一栋老建筑……
排除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较差等原因外,人祸更甚于天灾。据统计,目前苏州城内30%左右的古建老宅都变成了出租房,不堪重负的苏州古建老宅岌岌可危。如何让苏州古建筑走出困境,成为一道必须思考的课题。
困境1 维修资金严重不足
作为历史产物的直管公房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为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苏州古城内包括“控保”建筑在内的古建老宅被出租给居民,一座座完整的老宅被分而居之。据了解,苏州城区的房屋有近60%是直管公房,其中“控(文)保”建筑约24万平方米,这些直管公房中用于居民居住的有140万平方米,容纳了3.7万多户住户,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不足40平方米。
居住人员的超负荷加速了古建筑的破败。目前苏州250处控保建筑大部分都已散为民住,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屋子能遮风挡雨就行,根本无力进行修缮。因此社会各界纷纷把“控而不保”的罪名指向了相关部门。而对于政府来讲,修缮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对250处控保建筑进行一次修缮,至少要7亿多元。
“由于历史原因,古建筑的租金相当低,这与古建筑本身的价值严重不符。相关部门每年收取的租金,对于必需的维修费用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苏州古城保护专家徐刚毅说。
困境2 非法转租现象普遍
随着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和提高,许多以前居住在古建老宅里的居住者纷纷买了商品房,而原来居住的老屋则空关、转让,更多的则是转租了出去。“这些直管公房已完成了当初保障居住的使命,应该恢复它原有的文化功能。”正在筹备把“砖雕博物馆”设在王鏊故居怡老园中的孟强说。据介绍,目前30%以上的“控保”建筑存在转租现象,而承租者基本上是外来人员,居住密度高,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二手房市场的开放,直属公房首度进入市场。据了解,从2004年起,苏州全市直管公房有偿转让7749户。转租情况更为复杂,非法转租现象较为普遍。庞大而扑朔迷离的“二房东”队伍,使得直属公房的交易手续繁琐,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困境3 市场化道路不畅
直管部门、“二房东”和使用人的“三权分立”并没有阻止苏州古建筑打开面向市场的大门,民间资本也对苏州古建筑表示出极大的热情。自2006年以来,苏州不少“控保”建筑登上了拍卖台,2009年山塘雕花楼的成交给人们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对苏州古建筑素有研究的郑志然早早于2006年便自筹资金,组建苏州古建网,搜集苏州古建筑信息,搭建起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古建筑信息互动和交易平台。苏州古建网开通不到两个月,高师巷的一处近300平方米的古建筑便通过该网站成功交易。
苏州古建筑的市场化道路虽然破冰起航,但这条路并不算很通畅,要真正走向社会化、市场化,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拆迁面临的巨大困难及每平方米高达近4000元的土地出让金让不少民间资本望而却步,“市场并不能自主地解决所有问题,打通这条道路,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新思路,出台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