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发现一处50万平方米大型古文化遗址

日期:2015-09-08     浏览:8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近日,甘肃省庄浪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具有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过渡性遗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大型古文化遗址——大嘴梁遗址。普查队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面积白灰面房址和贮藏史前石灰的灰坑,采集的玉器

(g-d|X3zZ0  近日,甘肃省庄浪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具有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过渡性遗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大型古文化遗址——大嘴梁遗址。普查队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面积白灰面房址和贮藏史前石灰的灰坑,采集的玉器残料等文物标本,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白灰烧制使用、玉器加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资料。99古建网({g T$Vm&cW&z t

#c5w W~IGK0  大嘴梁遗址位于庄浪县岳堡乡岳堡村南1000米的大嘴梁一带,地势相对独立,南面山梁最高,东、西地势低缓,地形大体呈倒扇形;东西长700米,南北宽720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断面暴露大量灰坑、灶坑、墓葬、红烧土、白灰面房址,采集到骨针、骨锥、骨簪、石铲、单耳敞口鼓腹夹砂红陶罐、宽带耳敞口绳纹夹砂灰陶罐等器物及200余片不同时期的陶片。初步分析,该遗址包涵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中晚期、常山下层文化、齐家文化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因素。

2l`8N%M4nP$av0

7SL CBj j [ t%b0  普查共发现白灰面房址10余处,其中西面有一处白灰面房址面积达200平方米,白灰面厚度有10毫米,规模较大,可能是一处大型房址。遗址中心地带发现一处半残的贮藏史前白灰的袋状灰坑,高30、宽40厘米,暴露的生石灰呈粉粒状,黄白色,胶结坚硬,为原始先民加工白灰面房址的剩余原料。贮藏白灰的袋状灰坑在我省史前考古发现中比较罕见,显示出原始建筑艺术的重大进步。

#eK*OW5a%h]W0 99古建网S9tQ ^5l#sJ(n4a

  普查队采集到10余件表面残留琢磨痕的残玉料。其中,6块玉料上有切割、钻孔痕,1块长2.6、宽1.5厘米的玉料上有一条长2.3厘米、宽0.5毫米的切割槽,槽中残留的一段石榴子石长9毫米、厚0.4毫米。这批玉料对研究史前玉石产地、流通及工艺技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甘肃省庄浪县文物普查队 李晓斌)

&].If%}0|0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马家窑再现世界彩陶史发展巅峰

下一篇:百件宝贝穿越5500年尘与土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