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发现12939不可移动文物 消失文物1871处

日期:2015-09-08     浏览:17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经过近4年的文物普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部门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2939处,登记消失文物1871处。 内蒙古在2006年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地区之后,近4年间共组织98支文物普查队,完
99古建网f]4o/EL4kR

  截至2009年12月31日,经过近4年的文物普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部门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2939处,登记消失文物1871处。99古建网J Kh Wt%^{

t'ddQ[5nc W0  内蒙古在2006年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地区之后,近4年间共组织98支文物普查队,完成了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苏木)、行政村(嘎查)的实地文物调查工作。调查中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2701处,其中除了新发现的文物点,还复查了9762处文物点。99古建网8vO m5I"E ?r6V}#EL

r!TG6Q-sJ cZPf5V0  在新发现的文物中,有一些重要发现影响较大,已经被及时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原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行政公署办公旧址和牙克石市境内的1905年中东铁路遗址,已报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nu,};l0

#kY?-L"l"}v0  调查中发现的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有望改变赤峰市红山文化考古停滞不前、只能通过采集到的玉器、陶器和石器来解释红山文化内涵的尴尬局面,为赤峰地区成为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提供了有力证据。99古建网#s|] Kq)Vpo

99古建网7r*sS-bp|C

  在此次普查中,内蒙古共调查登记消失文物1871处。这个数字对于1981年至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的全区1.1万多处文物点来说,消失比例高达17%。

9neL6JQ$?5kpg0

\!TN,r%C0  文物普查工作人员说,这些文物消失的因素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如沙漠掩埋等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人为破坏,其中有工业、农业生产的破坏,也有盗掘破坏。下一步,普查工作将转入第三阶段,即资料整理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新华网)

fY(}t dPr,r0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苏州园林第六次“落户”美国

下一篇:湖南宁乡灰黄公路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